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实际增长9.7%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1-20 18:31:01
浏览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李楠桦)“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实际增长9.7%,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6个百分点。”1月20日,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4275亿元,比上年增长9.1%。

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如何?曾衍德表示,2021年,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农业农村部扎实推动三农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可以概括为:守住“两条底线”、实现“两个新提升”、取得“三个新进展”。

一是粮食和农业生产再获丰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巩固向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产量13657亿斤、在高基数上增加了267亿斤。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产能回到合理水平。全年猪肉产量5296万吨、比上年增长28.8%,基本达到历史正常年份水平。同时,牛羊肉产量比上年增长4.1%,牛奶产量增长7.1%,水产品产量增长2%以上。蔬菜水果供应充足。预计全年蔬菜面积3.2亿亩、产量7.5亿吨,水果产量超过2.9亿吨,市场供应有保障。

二是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巩固向好。监测帮扶精准有力。易返贫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一段时间内消除风险。衔接政策全部到位。中央层面确定的衔接政策全部出台,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出台支持政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不断深化,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产业就业带动效果明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过50%,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3个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脱贫人口人均实现产业增收2200元以上。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314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是聚焦“两个要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提升。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启动。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农作物资源2.6万多份、水产种质资源4万多份,完成99.7%以上的行政村畜禽资源普查。启动实施新一轮遗传改良计划,自主培育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种业自主创新取得重要进展。耕地保护建设持续加强。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05亿亩,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200万亩。同时,农机装备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预计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三大主粮机收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

四是拓宽产业就业增收渠道,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新提升。乡村产业加快发展。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17.7万亿元、增速超过10%,乡村休闲旅游业营业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左右,农产品电子商务零售额平稳增长。就业创业势头良好。全年农民工总量2.9亿多,比上年增长2.4%。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98个农业产业强镇,带动1560多万返乡农民工稳定就业。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实际增长9.7%,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6个百分点。同时,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4275亿元,比上年增长9.1%。

五是强化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规划布局蓝图绘就。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配套制定14个行业规划和16个建设规划,描绘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制定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预计超过70%,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乡村治理稳步加强。新创建100个示范乡镇、994个示范村,全面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经验,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