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干洗店
【新春走基层·精心呵护城镇“微细胞”11】
“大姐,你给帮忙改一下拉链,顺便把呢子大衣也熨一熨呗。”冬日暖阳,一位女士款款走进三和干洗店。
“没问题,你三天后来取吧!”店主鄢细珍放下缝纫机上的活,双手接过衣裳仔细打量。
这家坐落在辛亥革命博物馆东侧的三和干洗店,已经开了20多年了。今年59岁的鄢细珍说,做生意,讲究天和、地和、人和。干洗店能在武汉中心城区开到今天,全靠街坊、社区和政府的照顾与帮衬。
2017年,武汉开展干洗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引导干洗经营单位淘汰开启式干洗机。“我家这台全封闭式干洗机就是当时更新的,政府补贴了2万元呢,自己只掏了1万多元。”鄢细珍指着洁净的机器说。
30平方米的小店,除开洗衣材料,房租是成本的重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干洗店一下子没了生意。鄢细珍急得茶饭不思。
“一天,武昌区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说,按照政策,可以减免6个月的房租。”她深深舒了一口气,干洗店又活了过来。
2021年8月,因为疫情,干洗店又免交2个月房租。“一前一后,算起来有12800元呢。”鄢细珍感激不已。
除开真金白银的扶持,社区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样让鄢细珍倍感温暖。
“为方便居民,也为扩大三和的潜在顾客,社区特地将干洗店作为一处便民服务点,发了一块牌子。”长湖北村社区干事詹细香介绍,鄢细珍在免费为居民缝缝补补的学雷锋服务活动中,积攒了很好的口碑与人气。
詹细香说,社区是老房子,没有物业。不管是店里电线老化要改线,还是下水道堵塞要疏通,只要跟社区一反应,他们都火速响应。社区能解决的,即刻解决。需要寻求街道支持的,他们迅速上报争取。
干洗水洗、皮服保养、缝纫缝补、定做窗帘、衣服染色……鄢细珍在这30平方米的干洗店,拓展出来一方天地。“现在,店里有很多回头客,光是会员都有1000多位。就在前几天,还有一个老顾客从黄陂区把衣服邮过来让我改呢!”鄢细珍满脸欣慰地说。
(本报记者 张锐 夏静)
(责编:王震、初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