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都南京的新活力
2021年初创的科技公司,营收竟然超过了2000万元,这让冷聪感到惊喜。
冷聪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的副院长。去年9月,他带领研究院孵化企业中科方寸知微(南京)科技公司闯市场。江苏南京对新技术应用场景落地的支持,比真金白银还重要。麒麟科创园管委会拿出地下停车场给冷聪的团队做智慧化改造练手。
冷聪身处的是一座生机勃发的创新创业城市,企业的命运与城市的梦想交织在一起。2021年6月,科技部批复同意《南京市加快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南京正以紫金山实验室等高端研发平台为代表,打造引领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此同时,南京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超万家。
从紫金山到玄武湖,从鼓楼到百家湖,麒麟科技城、紫金山科技城、秦淮硅巷……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科创载体,为古都南京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平凡的2021年,南京交出了一份厚实而温暖的答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技术合同成交额等5个主要指标居全省第一;全市4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实现青年大学生创业6788人,完成全年目标150.8%。
长江大保护显成效
2022年1月1日,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武家敏在南京滨江发现了野生江豚的身影。只见3头江豚露出黑亮的脊背,接连跃出水面嬉戏。“新年第一天,也是长江禁捕一周年。江面上江豚跃,空中鸟儿飞,看来长江大保护成效明显。”武家敏说。
长江南京段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全长97公里,干流岸线总长186.55公里。“十年禁渔”“拯救江豚行动”,南京抓得实实在在。近年来,南京先后拆除取缔长江岸线利用项目160个,清退生产型岸线32.2公里,整治项目数量、拆除体量和清退生产岸线长度均列全省第一。
长江干流两岸,建邺鱼嘴湿地公园、“春江十里”景观、鼓楼滨江风光带焕然一新。把长江岸线资源从产业中尽最大力度退出,还给市民,还给城市,表明南京把长江大保护落到了实处。
长江缓缓流淌,见证百年南京的时光变迁。“古金陵四十八景中,和长江有关的占到了十一处。”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调研发现。
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使长江南京段的生态修复、风貌保护独具一格。仙人矶原是渔船云集的江边渔村,当地通过“长江流域渔船概说”手绘图,向游客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渔业文化。截至目前,南京主城区72公里滨江绿道基本贯通,沿江绿色廊道联网成片。
同城化的都市圈
2021年12月28日,江苏首条跨市地铁宁句城际开通。最小行车间隔8分钟,单程运营约35分钟,南京、镇江句容两地居民开启了轨道上的双城生活。
作为全国首个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同城化是南京都市圈建设的首要目标。宁句城际开通的同一天,宁马、宁滁、宁扬项目同时开工,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勤网络加速形成。
实际上,南京不止向东将镇江、扬州揽入同城化的“怀抱”,向西还将安徽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地纳入同城目标。从南京地铁3号线林场站下车,驾车11公里,仅需15分钟就能到达安徽来安县汊河镇。
伴随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台,从园区建设到企业落户,从产业互补到联合招商,南京正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江苏和安徽毗邻地区实现资源共享。都市圈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的建立,推进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在镇江、滁州等地设立高新技术研究院,实现了都市圈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互认。
秀水青山相接,苏韵皖风交融。随着南京都市圈和宁镇扬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到南京周边城市异地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