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新规明确六种失信行为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王琳琳)《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近日出台,将六种具体行为列为失信行为,分别是: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从事专利、商标代理并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处罚的行为,提交虚假材料或隐瞒重要事实申请行政确认的行为,适用信用承诺被认定承诺不实或未履行承诺的行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裁决等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执行的行为。
同时,规定进一步明确,存在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但能够及时纠正、主动消除后果的,可以不被认定为失信行为,以此引导非正常专利申请人积极纠错。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离不开诚信体系建设。当前,知识产权领域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注册申请、提交虚假材料骗取费用减缴等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仍比较突出。
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非正常专利申请排查工作中发现,存在个人注册多家资本低、无联系方式、无参保人员、无实缴出资的公司,在提交大量非正常专利申请后,又通过快速撤回专利申请、注销公司等方式逃避处罚的行为。又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商标审查审理工作中发现,存在商标权人通过提交伪造的发票、虚假的合同以及伪造的产品包装信息等企图证明商标使用的行为。
针对失信主体,规定明确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对失信主体实施具体管理措施,分别是:对财政性资金项目申请予以从严审批,对专利、商标有关费用减缴、优先审查等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予以从严审批,取消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优评先参评资格,取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申报资格,取消中国专利奖等奖项申报资格,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提高检查频次,依法严格监管,不适用信用承诺制。
为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正错误、积极消除后果,规定同时明确了信用修复的条件和程序。通过信用修复程序,失信主体最短在被实施六个月管理措施后即可重塑信用。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加快数字化升级 便利店拓宽服务边界
当前,数字化已经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便利店作为最接近消费者的一种零售业态,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正在充分发挥社会民生保障中的潜力。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一日三餐到种类丰富的零食、咖啡、饮料,再到日常生活用品,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及时性的服务。…
1月30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945万人次
人民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王连香)1月30日,记者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春运第14天,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945万人次。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80万人次,公路2130万人次,水路42万人次,民航9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