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赛场“晒”科技
小字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雪车装备用上航天级别的材料和技术,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在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上,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运动健儿的飒爽英姿,也将看到不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科技、新装备。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体育赛场上亦是如此。体育与科技,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人类在赛场上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一方面来自于身体素质提升,另一方面也源于科学系统训练及科技保障。可以说,今天的奥运舞台,不单是赛场上运动员之间的较量,更是赛场背后科学水平、技术装备的大比拼。
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不断推动人类体育事业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方向发展。日常训练中,除了教练根据经验,口头或者动作传授的传统方法,还应用科技将运动员“武装到了牙齿”。运动员戴上的传感器,会实时显示各项数据,教练员根据数据分析,为每一名运动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在赛时阶段,科技的比拼就更为显著。本届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冰丝带”里,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保证了冰面温度恒定,冰面质量更优,由此成为“最快冰面”;在速度滑冰的赛场上,运动员们的成绩往往要精确到千分之一秒,对冰刀的材质、硬度、韧性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运动员们的服装也格外讲究,通过紧身服装包裹皮肤、特殊材料与结构设计,可有助于减少阻力。
科技还能够为运动员的健康保驾护航。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山滑雪训练防护服,采用新型的柱状阵列式抗击结构和新型吸能缓震材料,能够对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肩腿部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更多科技元素融于冬奥,不仅完美契合了“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更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定信心。
(责编:郭思邈、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探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民航业盈利密码:用足政策红利 培育新增长点
2021年,在疫情反复波动的影响下,我国民航运输生产不及预期,全年行业亏损达843亿元。然而,在民航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加剧,盈利能力下滑,财务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除三大航空保障企业外,仍有30家机场和5家航空公司实现盈利,甚至实现逆势增长。…
这是红火的味道——年夜饭里的数字经济
春节临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第二故乡”感受不一样的年味。对于留在城市里过年的很多人,“线上消费-线下享用”的方式可是帮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