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耕地夯实粮食生产根基(经济聚焦)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势在必行。
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正因地制宜探索耕地保护有效举措,努力提升地力,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通过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民种粮意愿,力争用足、用好宝贵耕地。
——编 者
黑龙江双鸭山市四方台区
护好黑土地 增产又增收
“这是咱村的‘试验示范田’。”田埂将块田一分为二,拨开雪层,东边20垄连年深翻,油黑发亮;西边20垄从未深翻,灰白暗淡,“你猜亩产差多少,140多斤!”
杨国华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方台区靠山村村民,他的200多亩玉米地成方成行,路通渠连。跨进杨家小院,金黄的玉米堆成小山。
“去年一亩地打粮1600多斤!黑土地的地力上来了,产量也就上来了!”翻开屋里的账本,杨国华一脸喜色。两年来,玉米亩产每年增长二三百斤,年收入多了4万元,“手头宽绰了,年后要再多包些地,添置个大马力的拖拉机,外加个轻型免耕播种机!”
但问及四五年前的日子,杨国华却直言,没料到黑土地也有地力不支的时候。那时,俗话里“抓把黑土冒油花”的黑土地,却“挖块黑土像石头”,蓄水保墒的能力十分有限。
好在2019年末,一揽子黑土地保护政策来了。“每台补贴2.2万多元,几乎给打了半折,国家的力度多大啊!”杨国华在村里第一个买下免耕播种机。
免耕播种、深松深翻、间种套种……几轮实地考察后,四方台区农业农村局的专家们确定了“因地制宜、分类治土”的策略。
“豆粮间种,透风透光,省下肥料不说,还让地里的有机质等含量明显提高。”杨国华说,根据自家地块的土质不同,200多亩地分别采取了深翻、间种、免耕播种的新模式。
应用面积最广的深翻作业,需将土地连片,集中作业,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做工作。“翻一垧地还给补贴600元,国家支持的事儿,错不了!”从炕头到村头,杨国华走街串巷,一一讲科学、算细账,“秸秆粉碎翻埋,增加地力,减少虫害,再说,秋天灭茬的钱也省了啊!”
2020年秋收,看着一车车穗大粒满的玉米棒子,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经统计,应用深翻整地等一系列新技术后,当年全村亩产同比增加约15%。
建设“能灌能排”高标准农田,全区覆盖率超六成;对1300亩采煤沉陷耕地进行剥离土回填,分批治理;对黑土耕地应翻尽翻,进行间种套种培训,推广有机肥大面积替代化肥……2021年,四方台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每千克达44.14克,相较2018年增幅达19%。
“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废旧农膜、农药包装……这些都不能乱丢乱放。”午饭后,身兼网格员的杨国华开着车四处巡查,“子孙后代的财富,咱可得守好。”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
薄土变良田 村庄换新颜
1月27日上午,沿着缓缓流淌的右江,记者随车来到了坐落在江畔的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内江村。村子的田地里绿意盎然,这些是村民们种植的圣女果藤蔓。借着种植水稻的间隙,农民们采取“稻—菜”或“稻—稻—菜”的轮作模式均衡土壤养分,为下一季的种粮打好基础。
地里绿意满满,开阔的土地、平整的水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