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消费天天旺农民生活步步高(乡亲们的身边事⑩)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2-11 05:48:01
浏览

  春节是消费旺季,也是观察农村消费动向的窗口。在广袤农村,农家小院装上智能电器,家家餐桌追求健康绿色,线上下单成为新潮流,从千家万户的春节“购物车”里,感受到农村消费的热乎气,折射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好势头。

  

  消费在升级,从“有啥买啥”到“啥好买啥”

  “喝的是长江水,吹的是山里风。我家的橙子瓤甜汁多,买得放心,吃得健康。”向昌玉举着手机,笑声爽朗。三峡人家的流水浮云、橙红树绿记录在镜头里,网友们直呼新鲜。

  一部手机改变生活。向昌玉家住湖北省秭归县水田坝乡王家桥村,直播带货是每天少不了的“农活”:“过去用老人机,只能接电话。换成智能手机,我能聊微信、拍视频,让橙子从大山走进大城市。”向昌玉对于手机这个“新农具”格外在意,“画面拍得好,网友点赞多,最近我相中了一款拍摄功能强的,过几天就去买回来。”

  村里光纤网络、移动信号全覆盖,许多村民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以前要到邻居家蹭网,现在接上网线,网速噌噌的,随时随地能上网!”向昌玉说。

  消费升级体现在生活点滴中。过年期间,向昌玉忙前忙后招呼亲戚,清水炖土鸡、红烧鱼、腊猪蹄……餐桌上摆得满满当当。“土鸡味道鲜、有营养,年前专门买了5只。”她家储物架上,肉蛋奶、新鲜蔬菜琳琅满目,还备了不少时下流行的保健品。

  看质量,看牌子,还要看个性,向昌玉的消费观念也变了:“衣服款式新,鞋子穿着软乎,咱现在不仅图穿得暖,更图穿得好。”

  从吃穿用度到家具家电,乡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结构不断优化,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元,实际增长15.3%。其中,交通通信支出213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8%;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64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5.7%。

  农民“购物车”连着增收账本。“蜂蜜红薯软糯香甜,一箱8斤88元,口感佳、寓意好,订单不断。”河北省邱县后段寨村村民刘艳霞从年前忙到年尾,合作社一年卖了7000多吨红薯。

  “腰包鼓了,日子好了,咱要亮亮堂堂、热热闹闹过节。”刘艳霞乐呵呵地说,“年前腾不出手,我就约了家政公司,屋内屋外扫得干干净净。我还买了十几盒大礼包走亲访友。糖果瓜子、新鲜蔬菜、牛奶零食,在县城大超市买得足足的。”

  刘艳霞还迷上了网上购物。“下单买了海鲜,春节和亲戚们尝尝鲜。网上家电样式多、价格便宜,我买了净水器、电饭锅。五花八门的产品任意挑,没几天快递就到了,真是方便。”

  乡村消费好势头的背后,是农民越来越鼓的“腰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265亿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增长10.5%。“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落地,乡村产业快速发展,让农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

  消费更方便,从“盼赶集”到“随时买”

  装修新房、搬进新居,今年春节,山东省嘉祥县梁宝寺镇曹北村村民曹景平喜事不断:“俺两口子喜欢简约风,家里看着舒服、住着敞亮。”

  曹景平的新家温馨整洁,3米长的灰布沙发、2米宽的大床、三四种网红墙漆……“镇上就有家具城,送货上门,我一口气买齐了。这搁以前可不行,要找大车去40多里外的县城一趟趟拉,太费工夫。”曹景平坦言。

  “镇里商场挺多,卖啥的都有。优惠力度大,维修有人管,买着放心。”曹景平说,“我买了四开门变频电冰箱,电视换成大屏幕,微波炉、空气炸锅一溜排开。布置新家,总共花了3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