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脚手架体系革新为中国古建修缮提供坚固保障
古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倒影、城市凝固的记忆,是体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历史文物,凝聚着一个时代文化的灵魂。保护好、修缮好古建筑,尽最大可能让它们以原有面貌长久保存下去,最大限度发挥其“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视古建修缮 保护文明硕果
中国古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中国古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该结构造型优美、节点精巧、举折优雅、出檐深远、取材方便、衔接牢固,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空间有限、容易变形、易遭火灾、雨腐虫蚀,需要不断翻新。其他存世的古建筑砖石结构、摩崖石刻以及少数琉璃、土体建筑等也需要定期的修葺与维护。
中国古建筑的材料特点和结构型式使其修缮成为一项浩繁耗时的工程。比如,故宫的重要建筑每年小修、每隔十余年重新彩绘仍是必要的。即便是一些比较坚实的古建筑,经历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不可避免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局部坍塌、色彩缺失等现象,每隔几十年就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修缮维护。
在历史的长河里,曾经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敬畏之心不足、经济条件所限,不少古建筑只能“带病延年”,不倒不塌已是奢望。如今,中国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已经有条件补足古建筑修缮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弱项短板,以更高的技术水准来提升古建筑的修缮质量。
创新工艺技术 补齐作业短板
推动脚手架革新是中国古建筑技艺传承的必然要求。中国明清的官式建筑营造技艺中,搭材作是八大作中技艺较复杂的一作,也是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作。无论是古建筑勘测、构件加固、斗拱维修、墙体维护、纠偏校正,还是各个细节的木作、瓦作、石作、油漆作、彩画作、裱糊作等,都离不开搭材作的支撑。传统的杉槁架子也均采用较好而坚实的木材,节、拉、戗、马子等可以搭材为齐檐、落檐等型式,巧妙的搭材运用契合了中国古建筑特殊的外部轮廓,如曲线坡面屋顶、双重檐等,许多传统搭材技艺精巧绝伦。如今,搭材技艺已被从西方引入的钢制脚手架取代,由于理念设计源头的差异,使用钢制脚手架修缮古建筑,存在着诸多死角。
世界级的古建筑瑰宝均采用最高端、最先进的脚手架体系进行修缮。自从上世纪80年代盘扣式脚手架在德国诞生以来,国外的诸多国宝级古建筑,如雅典卫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米兰大教堂等,均采用盘扣式脚手架。法国、日本等国家则采用本国研制的最先进脚手架体系。采用哪一种古建筑修缮脚手架也与当地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如印度、埃及仍采用质量一般的碗扣、扣件式脚手架。
中国现有的脚手架体系存在破坏性修缮等诸多问题。当前中国古建筑修缮几乎全部采用扣件式脚手架,该脚手架具有尺寸易调节、施工便捷等优点。然而,由于多种历史原因,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扣件式脚手架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如壁厚、易腐蚀弯曲、强度不够等,搭设过程存在隐患。以四川某大佛修缮为例,修缮过程中扣件式脚手架存在立杆插腿、横杆穿心等问题;以华南、华北多处大殿修缮为例,修缮过程中存在缺设扫地杆、剪刀撑以及连墙件搭设不规范等问题。不安全、不稳定的脚手架势必会给修缮过程带来不良影响。
修缮主体、修缮技艺、修缮精度的改变需要更加牢固的脚手架体系。之前,古建筑修缮团队主要由农民工等群体构成,而现在,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加入到古建筑修缮团队中,比如,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文物团队,国外著名大学硕、博毕业归来的文保专业人才。此外,当今的构件修缮、彩绘清理、基层处理、描线贴金等技艺日益精湛,修复精度不断提高,需要更加稳定的脚手架作业平台。施工人员在安全系数低、摇晃、位置别扭的脚手架上作业,和在牢固、坚实稳定、舒适的脚手架上作业,工作心理和效率截然不同,修缮质量也存在天壤之别。
加大资金投入 打造适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