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世界一流”,央企还差啥?
提起刚刚完美落幕的北京冬奥会,你印象最深的有啥?除了运动健儿斩获的一枚枚奖牌,一定还有它——“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这座由央企“国家队”打造的场馆,运用了多项国产新技术,兼具比赛功能与艺术美感,令世界震撼。
这些年,央企在重大任务中勇挑重担、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也为充分展现了国资央企的责任担当,正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奋力前进。
央企要建成什么样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个问题,海妹了解到,此前国资委已明确这样的标准——“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即:成为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成为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成为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效率领先、效益领先、品质领先;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典范,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
这其中,良好的经营效益是基础,不仅看营收总量和增速,劳动生产率也是关注点。近几年,央企硬嗑“劳动生产率”,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178亿元,利润11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25万元/人;国家能源集团公司成立4年来,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33%,综合实力稳居全球同类企业前列。
自主创新能力不可少。国资委要求央企把创新放在重中之重。目前,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5%,其中工业企业达2.9%,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研发投入强度保持稳定。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区块链等一批数字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实施,5G和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西电东送”重要通道的绿色电源点。王鹏摄
建设“世界一流”,央企走到哪一步了?
海妹了解到,2018年国资委就遴选11 家基础比较好的央企,启动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2020年,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推动一批企业效率效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效果怎么样?
效率效益效能显著提升。2021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8%、成本费用利润率7.1%、人工成本利润率80.7%,较对标提升行动之初,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26.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69.4万元,增幅32.2%,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5倍多。
管理体系持续改善。多家央企推进全系统、全链条、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创新。还有的企业聚焦“精简”:国家能源集团实施“总部机关化”整改,总部部门精简近一半,人员减少42%,管理事项下放29%;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2021年各项事项平均办理时长从2天缩短至0.31天。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发展方向。中国一汽搭建了数字化共享平台,实现降本成果和经验资产化、标准化、共享化、数字化,目前已有1952项降本知识在线推广。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率先建成国家炼化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G网络全面覆盖装置现场,实现了“生产运行智能化、设备管理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业互联平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