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杰委员:新型火箭将使我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月能力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3-04 16:25:01
浏览

姜杰委员:新型火箭将使我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月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设计师姜杰。受访者供图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一代载人火箭、中型运载火箭、可回收火箭等先进的航天技术进展如何?在商业航天发射方面怎样加速布局?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设计师姜杰。

商业航天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壮大

人民网:2月28日,长征八号火箭“一箭二十二星”成功发射,创造了中国火箭“一箭多星”的新纪录,这也是一院在商业航天方面的新突破。长征五号系列、长征七号系列、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中,有哪些火箭是服务于商业航天发射的?和服务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火箭相比,这些火箭有什么特点?

姜杰: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主力中型运载火箭,秉承了新一代火箭“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发展思路,采用模块化组合的方法进行研制,具有良好的继承性、经济性、先进性和适应性,可以满足中低轨道高密度发射任务需求。其特点使其可承担商业发射任务,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长征系列家族中首个固体运载火箭,也是首型适应多态发射的全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火箭具备发射周期短、发射场设施保障要求低的特点,可以陆上发射,也可以海上发射,主要用于支持民商小卫星及星座的快速组网、补网发射。

人民网:相比国外,目前中国商业航天发射还不多。您如何看待中国商业火箭发射前景?长征十一号和捷龙三号何时搭载卫星发射?何时会迎来这些火箭的一年多发?

姜杰:国内商业发射市场需求规模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随着国家政策逐步放开卫星制造和应用的权限,在传统航天发射市场外,民营企业积极进入航天领域,商业卫星成为主要手段和最佳切入点。

中低轨卫星凭借技术门槛较低的特点,正在成为商业卫星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市场将不断壮大。根据艾瑞咨询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公布的未来5-10年小卫星星座组网计划12项,共计2200余颗(未考虑国网星座和天地一体化),遥感和通信卫星是主流。按照平均每次发射10颗卫星估算,需要220次商业发射。

捷龙三号(SD-3)首飞预计是2022年9月,2022年已经初步安排了2至3发发射任务,2023年度以后将满足每年不少于5发任务,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长征十一运载火箭近年来一直在承担商业发射任务,已经将几十颗小卫星送入太空,今年有4至5发发射任务,其中商业发射任务预计有1至2发。

“可回收火箭”正在进行相关技术攻关

人民网:可回收火箭技术是当前航天领域比较前沿的技术,一院也在进行相关技术试验,目前进展如何?难点在哪?

姜杰:火箭回收是建设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基础,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制将实现我国航天运输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的重大跨越,大幅度提升我国进出空间可利用空间的能力,就拥有解决落区安全、降低发射成本、推动技术发展的显著优势。

当前火箭回收相关的技术攻关正在开展,其技术难点主要包括发动机多次启动技术、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着陆缓冲机构的研制、高精度制导和控制技术、复杂气动外形下的热环境预示及大面积热防护技术等。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使我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