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疫情误农情!农业大省吉林“硬核”备春耕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3-25 09:57:01
浏览

早春三月,一场疫情突袭位于东北黑土地核心区的吉林,多个全国产粮大县受到影响……

春分过后,正值东北农民备耕高峰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农时不等人,如何在疫情之下打通备耕堵点,成了吉林今年保障粮食生产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一手抓防疫,一手忙备耕。黑土地上,采取封闭管理的农资企业没有中断生产;一辆辆满载种、肥的货车通过绿色通道奔驰在乡间,让农资进村入户;居家的农民们通过网络交流学习农技知识……

疫情突袭,备耕物资如何保障?

三月,黑土地迎来一年中的忙碌时刻——备春耕。但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节奏。

静态管理、交通管制、村屯设置卡点……喧闹的城市和忙碌的乡村瞬间安静下来。但农时不等人,农民备耕的资金怎么办?农资企业能否按时完成化肥生产?

备耕期正是农民需要资金的时候。疫情出现后,银行信贷人员下不去村屯,面对面调查签约放款无法进行。农业银行第一时间在吉林出台极简版贷款操作流程,通过打通“线下+线上”渠道,信贷人员电话指导农户通过手机远程视频建档、申请使用新贷款。

前不久,公主岭市鸿坤家庭农场负责人王万涛购买农资还差100万元,疫情让无法出村的王万涛犯了愁。王万涛联系到当地农业银行,没想到短短4天时间他就拿到了贷款。“比我平时去银行办速度还要快。”王万涛说。

2月份以来,农业银行已累计为吉林农户发放备春耕生产贷款23亿元,到3月末,该行预计发放60亿元贷款用于支持广大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备耕生产。吉林全省备耕生产资金筹集已超八成。

每年备春耕的高峰期,忙碌的不仅是农民,农资企业也要保障充足的种子化肥。虽然吉林省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各地的农资企业仍然在加紧生产。

在位于全国产粮大县农安的吉林隆源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宽敞的仓库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上万吨化肥。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戴着口罩开着叉车将打好包装的化肥运送到仓库。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实行全封闭管理,化肥生产一天也没中断。

“前几天省里专门来了工作人员了解企业生产、运输困难,帮助企业积极协调,保障生产。现在每天化肥产能6000吨,完全能够保障各乡镇化肥需求。”吉林隆源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宫生和说。

农资供给有保障,农机生产也没耽误。突来的疫情给位于松原市的吉林牧神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打了个措手不及。部分道路封锁后,企业生产农机所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难以及时从省外运回,企业一时面临无米下锅。

而这几天,企业传来了好消息,当地工信部门为企业协调到三台通行车辆,确保企业生产急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每天近20台播种机下线,只要疫情有所稳定,企业将第一时间为农民送货。”吉林牧神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新成说。

路不通,农资如何进村入户?

春分过后,眼看天气转暖,不少村屯的种、肥还没运回。一些农民担心,如果疫情持续,没有种、肥这地可咋种?

农时不等人,农资进村入户不能停。为确保疫情期间农资运输,吉林省各地农业部门正协助企业做好农资车辆运输通行证申领工作,畅通农资运输渠道,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资销售配送的影响,保证春耕生产所需农资。

这几天,4台共装载着100余吨化肥的大货车停靠在了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杨家村村口。经过消杀、卸车等程序,化肥顺利运回村里。“全村300多公顷土地所需的化肥全到位了,就差一些种子,已跟种子企业联系了,这几天就发货。”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杨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彦宇说。

吉林市是吉林省农业大市,也是目前全国疫情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虽然抗疫任务繁重,但这里的备耕却一点没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