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信息共享助力缓解融资难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3-26 10:38:01
浏览

原标题:信用信息共享助力缓解融资难

  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要求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近日,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全国视频会,推广地方先进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但其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这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少中小微企业既缺乏有效的抵质押资产,又难以提供健全的财务报表,使金融机构不敢轻易提供融资。

  也有一些金融机构在实际经营中摸索出了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如借助于“三品”(人品、产品、押品)、“三表”(水电气表、现金表、报关单)和“三流”(现金流、物流、信息流)进行评级。但采取这种方式,信息获取成本偏高,难以批量使用。如果由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信息共享平台,对涉及中小微企业的纳税、社保、水电气、行政处罚等信息进行整合应用,能够有效弥合银企之间的信息鸿沟,大幅提高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可得性。

  去年底国办发布的《方案》即着眼于此。《方案》将中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急需的纳税、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进出口、水电气费等缴纳情况、不动产、知识产权、科技研发等共计14大类、37项信息纳入共享范围,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从侧面了解企业运行情况的依据。此外,《方案》还致力于提升共享数据的质量。一方面,明确了37项信息的共享内容、方式、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求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按照公益性原则向接入机构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并鼓励提供区域、行业等高维度的批量信息。

  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为促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也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开了个好头。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联合推出“信易贷”模式,截至去年底已累计发放信用贷款约1.65万亿元,为纾困中小微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过,与企业需求相比,当前信用贷款获取难度仍然比较大。下一阶段,还应继续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围绕提高信用贷款的比重和规模这一目标,持续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一是要全量归集。须按照《方案》要求,继续加大跨部门信息归集力度,全面归集信用信息,进一步打破“信息竖井”“数据孤岛”状态。这方面,不少地区都积累了先进经验,如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对54个政府部门政务信息进行归集,安徽省银保监局通过信用村建设多维度收集涉农主体信息等。各地可互相借鉴,形成合力。

  二是要深度贯通。进一步提升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的渗透水平和服务水平,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精准画像。努力做到尽可能广泛深度地接入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并保障信息主体的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

  三是要充分激励。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要高于大型企业,其中信用贷款风险会相对更高。因此,地方政府要拿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帮助金融机构降低成本、分担风险,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市场化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为符合产业政策导向且信用状况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