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风踏浪,“蓝色引擎”的绿色动力(2)
“在泥泞的滩涂上给风电送出工程立塔架线,经常需要在齐腰深的水中吊装作业,这一站就是大半天……”2012年前后,一批潮间带海上风电试验场项目落地江苏省如东县,回顾起当年情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如东县供电分公司协理员瞿成不无感慨。
当时,桩基建造多采用开挖式线浇基础,桩基深度一般在4米左右。然而,“海与陆”如同“天与地”,陆上成功经验很难完全移植到海上。滩涂地质多是流沙,往往第一天打好的桩基,第二天就在流沙挤压下出现变形、移位等情况。
通过不断摸索,施工团队最终决定采用灌筑桩建造方法,根据不同塔基所在环境的不同,增加桩基桩深,平均桩基在8到30米,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建材选用上,我们建议施工单位选用抗硫酸盐水泥,能有效抵抗海水、盐碱地的腐蚀,保障风电成功并网。”瞿成对本报记者说。
伴随设备技术的日趋成熟,开发经验的不断积累,近两年,中国海上风电开发逐步进入加速期。2021年底,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迎来集中并网:12月10日,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全容量并网,成为山东省首个实现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12月25日,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全容量并网发电;12月29日,大连庄河海上风电场址项目最后一台海上风机顺利并网……
“从全球来看,中国海上风电起步不算很早,但现在已经展现出了非常良好的前景。”刘吉臻说,“我相信,作为中国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未来,中国海上风电还会持续高速发展。”
立足创新——
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
在中国海上风电早期发展阶段,多选用陆地机组进行适应性改造后下海应用,虽具有一定可靠性,但单机容量一般较小;若引进国外设备,国内企业并不掌握其核心技术,运维、优化亦受制于人。
在此背景下,中国立足科技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
近日,中国自主研制的13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顺利下线,这是目前中国已下线的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国产化率达到90%。
据介绍,该机组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一个100万千瓦的项目测算,与10兆瓦机组相比,选用13兆瓦风电机组可减少机位23个,节约工程造价约5亿元,将有效降低度电成本,提高业主投资收益率。”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大周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13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的成功问世,离不开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的孵化培育。
“8家国内外知名风机厂家在这里同场竞技,不仅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遴选出最合适的风机,还有助于推进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国产化、大型化。”王武斌告诉记者,通过深度整合产业链,产业园在全面分析中国海上风电开发实际需求与各厂家技术特点和优势后,通过多轮协调,明确重要指标参数,深度参与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研发全过程。“同时,我们还从技术、资金等给予厂商支持,从用户端提供技术应用反馈,与厂商实现共同进步、互利共赢,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