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科技视点·种业科技自立自强①)(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4-11 06:46:07
浏览

  20世纪以来,全球种业科技先后经历矮秆化、杂交化、生物技术3次主要的技术革命。当前,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推动种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发生着深刻变革。

  “特别是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常规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也在信息技术、航天科技等新手段的推动下,不断向前迈进。”刘录祥告诉记者。

  种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但仍面临不少“卡脖子”难题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经过多年持续攻关,我国种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水稻、玉米、小麦等三大主粮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逐渐完善,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蒋丹平介绍,在国家科技计划等支持下,我国种业创新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以2021年为例,基础创新研究方面,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揭示了玉米基因组中摩擦禾来源的大片段缺失变异的进化动态及功能影响;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方面,开发出新型基因编辑工具,打破了国外垄断。

  在新品种创制与应用方面,突破了小麦—冰草杂交国际难题,创制出增产10%以上的高产、抗病、抗逆等小麦—冰草新种质392份;第三代杂交水稻实现双季稻周年亩产1603.9公斤;首次成功选育出高抗赤霉病、抗白粉病的“双抗”高产小麦新品种——扬麦33号,有望成为我国新一代主导品种;小麦品种百农207、济麦22,玉米品种京科968、裕丰303、中科玉505等新品种的年应用面积超过1000万亩,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我国在种业科技方面还面临不少“卡脖子”的难题。刘录祥举例,我国一些作物如玉米、大豆等种子基本自给,但受育种及栽培等因素影响,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少数蔬菜品种还不能很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一些适宜设施栽培、加工专用的蔬菜品种仍需进口。

  导致种业科技短板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刘录祥进一步分析说:“比如,我们没有掌握支撑某些品种的重大基因,也缺少挖掘这些重大基因的工具和方法,这方面的差距主要源于基础研究。”

  赵久然认为,育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创新过程,农作物育种平均周期都在5—10年。“科技项目一般周期是3—5年,有些项目期内创制出来的品种都是前期积累起来的,存在‘期限错配’,对科研人员长期稳定的支持不够。”

  同时,种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新品种选育、中试、推广,需要产学研密切协作。目前我国八成左右的种业科技资源和人才在科研单位,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健全。种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和竞争力不够,真正具备研发能力的种业企业少之又少。

  知识产权问题也不容忽视。自1999年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总量已经突破5万件,目前已授权近2万件。然而,“短平快”的模仿式育种具有普遍性,种子市场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