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观察:“不爱换手机”的背后产业革新需协同发力(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4-20 11:06:07
浏览

据月狐数据分析师介绍,受到全球疫情反复、供应链受限、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电池原材料、元器件等上游成本上涨,手机企业需要通过涨价来调节市场。与此同时,随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需求只增不减,国产手机品牌都在积极争夺高端市场,推出更多高端机型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综合来看,全球疫情、市场竞争格局等都是较长期的影响因素,预计智能手机的涨价潮在未来1-2年内不会有太大缓解,加上各大企业的5G手机将陆续进入市场,智能手机的平均价格可能还会随之上涨。”该分析师谈道。

与手机企业“高端化”定位不同,“物美价廉”仍是更多用户考量的重要因素。从需求端数据来看,以出货量占比最高的5G智能手机为例,过去一年,处于1000-2000元区间价位的5G智能手机则更受消费者青睐。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5G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最高的价格区间由2000-3000元下移至1000-2000元,1000-2000元价格段5G手机份额达39.1%,较2020年提高22.9个百分点。

“展望下阶段,手机的快速迭代,将推动降低手机生产中对技术的应用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5G手机的入门门槛,提升覆盖面。”朵灏表示,“我们关注到,目前已有部分5G智能手机价格下探至1000元以下,5G手机覆盖的消费群体范围进一步扩大。相信随着全球逐步从疫情影响中恢复,技术不断进步成熟,消费者将会继续享受到更实惠和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看创新——

产品“颠覆式”革新需靠产业协同共同发力

手机市场观察:“不爱换手机”的背后产业革新需协同发力

图为2012年至2021年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制图:王仁宏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不断增长,2021年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高达16.43亿户,人口普及率升至116.3部/百人,高于全球的104.3部/百人。

作为承载移动应用的终端产品,我国手机市场也在快速增长之后逐渐趋稳,由增量走向存量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各大手机企业不约而同选择调整战略方向,以适应市场的发展。

朵灏表示,为增强产品竞争力,赢得用户青睐,手机企业正逐步放弃原来“机海”战术走向精机模式,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不断在自研芯片、影像系统、折叠屏/卷曲屏、快速充电等方面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不过,尽管近年来厂商对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手机行业技术已发展至较为成熟的阶段,而新的突破点尚未显现。

消费者的普遍体验是,手机的核心功能技术创新不如前些年“惊艳”,三四年前购买的手机如今用起来也“够用”。 “现在手机的功能和几年前都差不太多,没有新意,还能用就凑合着用呗。”“比起硬件上的创新,更希望能看到软件上的突破。”网友的“吐槽”背后,体现的是消费者对手机“颠覆式”创新的期待。

市场分析师坦言,仅仅是配置和性能的堆叠、优化,已经很难让消费者在使用体验上感受到明显的差异。若想让更多年轻消费者为新品买单,仍需从底层技术上进行迭代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具备独有竞争优势。

“我们要看到,市场和消费者对手机产品创新充满期待,希望有划时代的、交互方式更新颖、体验品质更高的新型终端出现。而这些并非靠单点发力就能实现,需要通过产业协同,合力推动技术突破、产业革新。”朵灏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