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守‘沪’者”:特殊时期展现国有企业特殊担当
一座2500万人口的城市,紧急动员全员核酸、筹调医疗物资、提供民生保障,这是一场怎样的大仗、硬仗?
“这30天来,我们‘白加黑’日夜连轴转,脱下防护服身上已被汗水浸泡、浑身肿痛。”国药集团新乡市二院的“95后”医务工作者马爱娇是援沪医疗队的一员,她说:“这段经历终身难忘!”
从兰州到上海,跨越2000公里的援驰,中国中化送来了羊肉、水果、蔬菜,一个个深夜、一批批物资陆续送到居民家。“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羊肉。”在微信感谢的背后,是中国中化人的不懈付出。
90%的志愿者注册比例,中国人寿养老险上海分公司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取消了终止理赔申请资料、取消了定点医院限制,为上海百姓提供了保险保障。
特殊时期,特殊精神,特殊担当。自3月中旬以来,随着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推进,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国有企业火速驰援,雪中送炭。在昼夜抗击疫情的医护队伍中、在封控社区的保供一线、在方舱医院的建设工地上,一个个令人感动、欣慰的画面背后,是众多国有企业职工的无私付出和“共产党员先上”的自觉,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屏障。
紧急动员 千里驰援
国有企业捐助的生活物资。受访者供图
取样、震荡、加样、提取、转板,马爱娇的工作每天都需要重复上万次,但每一步都要细心再细心,对每一份标本负责。巨大的标本量、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酸痛的肩膀和手腕、起雾的防护面罩、逐渐炎热的天气,时常让她感到体力不支和窒息。
“累到实在坚持不住,就靠在实验室门框休息一会,过会再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了。”马爱娇说:“太多的援沪医疗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担当与责任,我们都是守‘沪’者。”
万众一心披甲来,携手守“沪”山河安。解决上海人民的“燃眉之急”,也是众多国有企业千里驰援的重要任务。
“大西北的羊肉是我此生吃过最好吃的羊肉,感谢兰州‘雪中送炭’的温暖!”中国中化蓝星埃肯有机硅事业部运营副总监吴建忠看到这条上海朋友的感谢微信时,紧张了四、五天的心情终于舒缓下来。
今年4月,上海疫情防控压力逐步加大,部分处于封控中的上海市民亟需基本生活物资。吴建忠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一方面每日跟进疫情防控进展,一方面关注着周边人们生活品的短缺困难。
“可否请兰州硅材的同事帮忙筹措支援物资,驰援上海?”在吴建忠的协调下,中国中化埃肯硅材料(兰州)有限公司在4月8日兵分三路,进行蔬菜、水果、肉、奶粉、尿不湿等物资筹措,并与在上海的吴建忠接洽运输配送事宜。
从甘肃到上海,这趟跨越2000公里的驰援,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将羊肉、速食牛肉拉面、水果、蔬菜、防疫口罩、纸尿裤等暖心物资运抵上海,以解了“燃眉之急”。4月13日深夜,一批批支援物资冒着大雨陆续送达居民的家中。
4月16日下午1点半左右,上海崇明方舱医院的孙医生收到了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送来的168双应急“手术鞋”。
由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医疗团队164位援沪人员接到任务时十分紧急,很多医护人员只带了一双手术鞋就来了上海,但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如果只有一双鞋进出隔离区,将多一层传染风险。在上海抗击疫情最关键的时刻,去哪里找尺码合适的“手术鞋”成了难题,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解了这次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