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田里来了群“90后”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5-04 16:13:07
浏览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4日电 题:新疆棉田里来了群“90后”

新华社记者李志浩、杨湛菲、胡虎虎

从没种过地的湖南女生莫晓钰,今年年初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一个人管理500亩新疆棉田。

29岁的她,个子不高、话语柔和,常被初识的人误认为娇弱,但“敢想敢做”是身边朋友对她的一致评价。

在她身后,有一个由同龄人组成的团队,其中,有人农学专业出身,有人专长软件开发,有人负责机器设计……这是一家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农业科技企业。

2021年,企业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流转3000亩农田,启动“无人化棉田”试验项目。作为试验田摄像师的莫晓钰,与这群“90后”一道在新疆棉田,创新求索,奋斗青春。

镜头下的农业“升级”

“滴滴~”2021年4月,莫晓钰按下了摄像机的拍摄键。

初入新疆棉田,莫晓钰惊奇地看到,新疆大田连绵,在耕、种、收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而且灌溉、施肥全部通过滴灌系统完成。

“但管理环节还很依赖人工,特别是每次灌溉很累人。”在拍摄试验田之余,莫晓钰也跟踪拍摄过棉农,看到他们为了灌溉经常起早贪黑。

一般来说,棉田每10亩到15亩就要安置一个出水桩,为这片区域的滴灌系统供水,而出水桩的开关普遍靠人工来操作。“如果大渠半夜来水,棉农就得半夜下地放水,一个一个拧开出水桩,很辛苦。”莫晓钰说。

动脑筋,想法子!

几位“90后”工程师几番努力,将试验田近270个出水桩全部改造为智能化电动出水桩,再配备先进的全自动施肥灌溉机,实现远程定时定点控制。

莫晓钰的镜头,记录了诸如此类的许多改造,团队用最新的科技设备,再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升级”既有的田间管理办法。比如,高度依赖人工的巡田工作,已全部由遥感无人机替代。

“更酷的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够识别遥感无人机拍摄的图像,分析棉花的出苗率、长势和病虫害情况。”记录试验田的莫晓钰,也成了新农技的学习者。

3000亩试验田为何而生?

“3000亩棉田需要多少人来管理?”去年试验田播种前,莫晓钰曾问当地多位棉农。

“20至30人。”这是她得到的回答。

但在试验田,团队中负责管理的只有艾海鹏、凌磊等寥寥几个年轻人。为他们田间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的,不再是老农的经验,而是架设在田间的农事记录仪、小型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忙碌的则是植保无人机、遥感无人机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团队其他成员,则在广东企业总部负责研发,定期来试验田采集需求、试验新设备。光去年一年,往来就100多人次。

当年10月,试验田迎来收获,在出苗期遭遇几场严重风灾的情况下,亩产达到254公斤,虽然远不及预期,但管理环节实现60%的无人化率。

32岁的艾海鹏说,试验田的目的,就是用数年时间探索一套成熟的无人化农场管理模式,大幅降低农业种植的难度和成本,未来可以让不会种植的年轻人大规模种地。

“今年目标是亩产达到400公斤,在管理环节实现80%的无人化率。”1993年出生的凌磊说,试验要一年一个台阶往向上走。

“新农人”又有新决定

经过一年的探索,团队的无人化管理模式有了雏形,但是是否可以复制性呢?今年年初,莫晓钰提出申请,她想挑战3000亩试验田中的500亩。“我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验证自己是否可以复制这套模式,吃苦也不怕。”她理由简单而明确。

说服了团队,莫晓钰接下了500亩棉田的管理权。

眼下,她正跟着团队的多位“师父”学习如何种地。“虽然我是一个人管理500亩,但整个团队都给我提供全程技术支持。”要复制试验田的管理模式、取得较高的产量,莫晓钰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