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挖掘酒文化增加新场景传统品牌转型升级之路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5-11 16:46:07
浏览

产业观察:挖掘酒文化增加新场景传统品牌转型升级之路

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开馆仪式。来源:受访方提供

“6.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666口地缸数量、10156吨年出酒量……”5月10日,在第六个品牌日当天,第四届印象· 衡水老白干酒文化节暨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开馆仪式举行。

在开馆仪式上,中共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表示,自2019年开始,衡水老白干酒文化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届,第四届酒文化节的举办,更是将匠心技艺深深地烙印在衡水老白干的品牌发展之中,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的建成投产,也进一步助推衡水老白干朝着中国白酒一流企业迈出坚实的一步。

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彦龙表示,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的落成,标志着衡水老白干朝着更大更强迈进了扎实的一步,同时也意味着在“基于传统,优于传统”的基础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了解,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研究、展陈地缸发酵历史、文化和技术的博物馆,这里拥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酿酒地缸发酵生产车间。

据刘彦龙介绍,衡水老白干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自建设规划到竣工投产,历经长达4年时间,是兼备传统老五甑和三排净两种生产工艺的综合性大型酿酒车间。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白酒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增加品牌的文化承载力,用好酒文化讲好酒故事、增加交互场景,成为行业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途径。

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在探馆时表示,酒的产生,对中华文明中的祭祀文化、餐饮文化和世俗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酒也寄托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和向往穿越了几千年,一直在河北大地上酝酿和发展。

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馆长武艺表示,从地上陶缸发酵到地缸发酵,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当中,过去的酿酒师傅们也是在逐步探索,最终确定了地缸发酵这样一个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员梁勇从酒器的演变讲解了馆藏的展品,他介绍说:“早期的酿酒容器都是陶制的,要想酿酒,把要发酵的东西放到酿酒的容器里,在这里边碳水化合物就经过自然发酵,就形成酒。殷商以后,中国就开始推广酒曲,酒曲就是加进去再加上其他的粮食,发酵的过程就需要大口,逐渐地从小口变成了大口,让喜氧的各种菌类形成一个菌群,加速发酵,所以酒缸口越来越大,个头儿也就越来越大了。”

据衡水老白干方面介绍,近年来,衡水老白干深挖文化根脉,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战略,深度布局白酒行业的文化建设,不断在中国传统白酒文化传播领域做出新的尝试,推动中国传统白酒文化走向更深更远。


(责编:王仁宏、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