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顶帽子看我国产业转移趋势
新华社郑州电(记者孙清清)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瑞能服帽”就是一家因“转移”而蜕变的企业,一年生产上千万顶、数千种款式的帽子,已经成为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帽子王国”的“大挪移”
记者走进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瑞能服帽工厂,仿佛进入了“帽子王国”,数千种颜色和款式各异,不乏欧美、日韩及国产知名品牌的帽子在这里生产,并发往国内外。
在智能绣花车间,一台台智能绣花机飞快地在帽片上刺绣,齐刷刷地发出“噔噔噔”的响声,绣出一个个精美图案。每台绣花机1小时能完成200多顶帽子的绣花工作量。
记者见到跟单员任继青时,他的电脑右侧排放着35款帽子样品,而他正处理来自法国客户的帽子款式修改意见。“海外客户先把订单下给公司在江苏张家港的销售分公司,再由销售分公司的同事把外文邮件译成中文,转给我们跟单员,安排和跟进生产。”任继青说,从上午到下午3点,他大半天处理了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国的2万顶帽子订单。
“公司每年推向市场的帽子新款有三千到四千个。”瑞能服帽总经理唐书景说,今年一季度公司完成了400万件帽子订单的生产、交付,同比订单量翻了一番,今年的订单量预计达1200万件。
从2011年开始,唐书景陆续把位于江苏张家港的业务转移到淮阳。如今,公司的研发、设计、生产等环节均已转移到淮阳,公司总部也换成了淮阳。而昔日的“总部”张家港只留下销售分公司,用于洽谈和承接海外业务。
从“孔雀东南飞”到“雁归来”
作为瑞能服帽的创始人,唐书景向记者坦言把企业建到淮阳的考虑。“与沿海相比,淮阳人力资源充沛,交通区位优越,拥有高速、高铁、河运等多种交通方式,这些是劳动密集型帽子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唐书景说。
唐书景返乡创业、把企业内迁,不仅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从“孔雀东南飞”到“雁归来”的反映,更是我国产业转移趋势的一个生动缩影。
1993年,17岁的唐书景没上完高中,便离开家乡淮阳,远赴广东东莞鞋厂打工。“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红利,改革开放后,一些外资企业纷纷把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沿海。我到广东打工时,正是这些产业最红火的时候。”唐书景说,随着我国东南沿海生产成本上升和产业升级,2000年以后,一些外资企业相继向东南亚转移,也有部分企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凭借多年闯荡市场积累的经验和人脉,2004年,唐书景从企业辞职,从珠三角来到长三角,在张家港成立了瑞能纺织品有限公司,主要承接日本的帽子订单。2010年,唐书景看中了淮阳劳动力资源充沛、人力和土地成本低的优势,在淮阳租厂房,尝试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帽子生产线。
历经10多年的不间断“转移”,唐书景在淮阳的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占地面积从4亩扩至107亩,建起一栋栋标准化厂房,产品涵盖布帽、草帽、毡帽等,各类帽子年产能达三千万顶。
唐书景介绍,瑞能服帽仅在淮阳就拥有千名员工,工厂配有宿舍楼、餐厅、图书室,免费吃住。另外,在淮阳及其周边县区、安徽、湖北等地建起了“卫星工厂”,让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环境变了,是我追加投资的底气”
记者问唐书景,他不断在中西部一个县追加投资,底气从何而来?唐书景说:“环境变了。”他口中的“环境”,除了中西部地区县域基础设施“硬件”的极大改善,也包含营商环境“软件”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