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拉动地区GDP到底有多强?工信部用数据告诉你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申佳平)“小微企业数量每增加1000个,本市就业人员将增加0.68%,工资水平将提高0.78%”“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无分歧欠款,要发现一起清偿一起”……5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经济效益、账款拖欠问题等多个热门话题作出了回应。
“组合拳”出手 帮中小企业渡难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今年以来,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分别增长了14.1%和6.5%,充分体现了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但是,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都明显增加,很多像服务业的中小企业以及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出现了一些经营困难,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账款难收、融资难求、人流物流难畅通,难以正常生产经营。新一轮疫情对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徐晓兰指出,我国近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从实施组合式税收优惠、提高稳岗返还标准、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减免物业房租等多个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在保障物流畅通、支持复工复产、降低经营成本、优化助企服务、助力开拓市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5月9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在原有纾困举措进一步延续执行的同时,从多个维度提出了一些实招和硬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广度和深度。《若干措施》主要包括了4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
一是在加大资金支持方面,推动各地积极设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帮扶专项资金,对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房屋租金、水电费、担保费、防疫支出、贷款贴息和社保补贴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在缓解融资难、回款难方面,明确2022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力争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采用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汇率避险服务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专项行动。
三是在推动降成本和扩需求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和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6个月内补缴;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推动产业链关键节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鼓励开展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试点示范,最重要的是努力扩大市场需求。
四是在加强服务保障方面,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以及“一起益企”服务行动,健全完善政策服务数字化平台,开展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挥好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作用,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推动压实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卡点”,最重要的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力争“该免的免到位、应减的减到位、能缓的缓到位”,帮助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还要发挥703家国家级、3800多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作用,以及392家国家级、2600多家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作用。要发挥动员各方面资源,加强政策宣传与服务,让这些政策入企业、入园区、入集群,给中小微企业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帮助中小企业知晓政策、理解政策、享受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中小微企业渡难关、增信心、促发展。
中小企业强 地区经济就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