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具科技含量的物流(品牌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5-20 07:02:07
浏览

  随着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不断创造多个“世界第一”,以快递、外卖为代表的物流、配送市场需求量相应剧增。相较于物流的其他阶段,末端物流配送——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派送至户,其人力成本更高、工作强度更大,同时也是自动驾驶技术最有望率先落地的场景之一。出于运营效率优化和新技术探索的需要,无人配送车领域成为巨头和创业公司的青睐之地。而疫情期间,大众对于自动化、少接触的产品需求持续增加,进一步催化了无人配送车的应用速度。

  发力无人配送,中国企业正在从提高数量向提高服务质量和科技含量努力。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至2021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规模高速增长也推动着效率的提升,快递行业的运营流程越来越接近“无人化”,但在末端物流的配送环节依然完全依赖人工,这成为企业发展的困扰,也成为长期以来消费者满意度较低的环节。快递柜、社区存放点等折中方案,虽然已颇具规模,但始终未能触达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能否“送货上门”“配送到家”直接决定了物流的服务质量。无人配送车零接触、高负载、多功能的优势,使得其大规模应用成为企业和消费者共同的愿景。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和算法优化,当下,处在试运营阶段的无人配送车在减少人员流动的场景下大放异彩,不仅缓解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物流压力,还拓展着末端物流的服务类型。除了基本的物流运输,不少无人配送车已在探索保温送餐、移动零售等多种应用。

  当然,新的技术总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精进、成熟。相较于庞大的市场需求和物流行业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当前无人配送车所能覆盖的场景和用户数量还是杯水车薪。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依然需要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当前,无人配送车还无法完全独立工作,前后期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从日常的开关与消毒、站点的装卸货到维护机器的电量和处理突发故障,几乎各环节都需要人力的参与。在发挥其主要优势的配送阶段,较为突出的短板是无人配送车还无法做到“配送上门”“送货到户”,从仓库到城市干道的运输容易,从小区门口送到每一栋楼、每一户家庭仍是难题。比如面对城市常见的电梯,无人配送车会因躲避电梯里的人而无法前进,将货物运送至配送点和分派点后,依然需要依靠配送员将货物分流至各家。这使得无人配送车虽然致力于解决“最后一公里”,但却常常卡在“最后一百米”的痛点。同时,不同于开放场景标准化的道路,服务于社区、小区和学校等封闭化场景的无人配送车,更需要适应多元的环境,其面临的内部道路、小区环境、小型障碍物都更为复杂和个性化,硬件软件都需要做针对性的优化才能保证无人配送车的正常运行。无人配送车的智能化、独立化依然需要长期、持续的攻关。

  产业链、供应链高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人配送车市场的拓展速度。技术、业务场景和商业模式的结合还需要打磨,在人机协同、安全运行等方面还有努力的空间。

  中国企业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创造,新技术的落地总是需要迭代和进化,业内人士也表示,无人配送车行业远没有到竞争的时刻,而是大家在朝一个方向一起发力。不少企业已建立“无人配送开放平台”,与更多伙伴建立产业链合作,共同探索无人配送车的应用场景和落地方式。未来物流的蓝图已经画就,让我们带着包容和信心拭目以待。

(责编:袁勃、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