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软件业加快创新强韧性(产经观察·这十年,实体经济更壮实⑤)
图①:中铁工业数字化车间现场。
资料图片
图②: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展示中心项目的BIM机电模型。
资料图片
今天,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经历这样的改变:
在需求端,手机一键下单购物,扫二维码查询信息,打开在线办公APP开远程会议……数字应用让生活更便捷。
在供给侧,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力提升建筑建造效率,数字工厂仿真助力缩短研发周期,生产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综合管控……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
软件业正在便利我们的生产生活,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落实到具体行业、具体产业、具体产品上”。
10年来,中国软件业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迈向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记者进行了采访。
十年奋进,量增质升
十年间,软件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6.1%,主要产品差距显著缩小
信号闪烁、机器轰鸣,走进中铁装备智能化工厂,铆焊、喷砂、涂装,每道流程有条不紊。自动化生产何以实现?
步入智慧装备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谜团揭开:偌大的显示屏上,生产情况、设备运行、订单交付等数据实时跳动,关键流程图一览无余。显示屏后连接着数排服务器,其中内置的各类生产控制和管理软件,正是驱动整座智能化工厂的“中枢神经”。
“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数据,我们为其量身定制的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软件,实现了数据全流程实时采集和人机协同控制,产品交付周期缩短近10%,综合成本降低约5%。”浪潮通用软件智能制造产品总经理徐同明说。
大型制造企业牵手国产工业软件,10年前较为鲜见。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回忆,受限于技术等因素,彼时国产管理软件多支撑内部业务运转,对外部供应商的管理和协同能力偏弱,市场占有率较低。“10年来,企业持续攻坚关键技术,并在不同需求场景中不断迭代,如今已进入高端市场。”王兴山介绍,目前,在97家央企中,有68家引入浪潮云ERP软件,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
10年来,实现追赶超越的不只是工业软件,更有基础软件。
前不久,国家电网完成了对其电力核心智能调度系统的操作系统迁移改造。“电力行业早期多使用国外操作系统,采购和服务成本都比较高。”欧拉开源社区品牌委员会主席梁冰介绍,2019年国家电网开始向华为鲲鹏服务器平台迁移,操作系统选用麒麟信安欧拉版,逐步实现核心调度系统软件的安全更替。
国产化替代背后是华为的“十年磨一剑”。“2010年前后,华为决定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以更好支撑高端服务器业务拓展。”梁冰说,10年来,组团队、攻技术、建生态,跑出了加速度。目前,欧拉操作系统已覆盖金融、能源、电信等多个场景,去年商用数量超102万套。
“10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国软件工业协会秘书长吕卫锋说。
质量效益稳步增长。软件业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约2.5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约9.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1%,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软件业业务收入和利润占信息产业比重分别提升14和13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软件业从业人数由2013年的470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809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八成以上。龙头企业创新驱动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