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划为指引夯实计量基础引领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计量作为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工作之一,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石,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计量工作,对计量工作的研究部署更加紧密、任务要求更加明确。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全面阐述了面向2035年的计量发展主要任务,并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学科和文化建设、协调联动、工作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和要求,为下一步计量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做好当前和谋划未来计量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企业计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具有开创性、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石化计量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切实履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始终坚持把计量制度体系建设作为计量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把顶层设计同基层实际结合起来,把长远制度建设同计量技术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发现的薄弱环节与制度持续改进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动态制修订和定期组织计量工作检查等形式,不断补齐制度短板,建立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计量制度体系,计量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高度重视计量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承担国家、行业技术委员会等工作,围绕石化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质优量足 客户满意”的质量目标,不断深化液位仪系统应用,实时监控加油机运行状态,确保加油机准确可靠,建立了加油机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提升加油机等民生计量器具管理与监督水平,为民生计量提供坚实保障。认真研判自身差距,积极探索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和能力提升的好经验、好方法,成立了覆盖全业务领域的直属计量技术机构、计量中心、检测与校准实验室等各级计量技术机构,近20家企业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近百家实验室通过了CNAS认可和/或CMA认证,保证了专业化管理的同时,强化了数据结果的溯源性和有效性。三是全面抓好计量溯源体系建设。建成了涵盖长度、热学、力学、化学等能力范围的计量标准装置,部分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获得国家、地方授权,涉及原油、天然气、成品油、化工产品等的多项测量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可开展的量值溯源工作能力覆盖石化行业全业务领域需求。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组织的流量、温度、压力等专业计量比对,确保计量标准测量准确,量值溯源体系可靠。四是持续推进计量信息化技术进步与应用。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石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重点围绕提质降本增效相关核心技术开展攻关。质量流量计智能诊断技术得到较大范围应用,实现了计量器具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确保计量过程受控,计量结果准确可靠;计量远程控制技术应用效果凸显,多家企业实现了计量的集中化、智能化管理;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计量器具、人员、数据、标准等信息化管理与监督,推动计量管理工作流程化、规范化,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经过不断努力,集团下属多家企业计量工作被市场监管总局作为计量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推广。计量工作水平的进步,为中国石化沉着应对新挑战,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中国石化将以《规划》发布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开创计量工作新局面。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民生民安。大力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和升级,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对民生计量的基础保障作用,打造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双赢新典型。二是着眼长远发展,积极构建现代测量体系。加大计量投入的力度和强度,全面抓好计量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企业计量标准建设,确保量传体系完整,运行有效。统筹规划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布局,补齐一批计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健全计量数据共享机制,重视计量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利用,不断提升计量数据的使用效能。深入研究计量信息化发展的新特征、新需求,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加快推进计量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步伐,着力打造经济高效、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测量体系。三是聚焦世界领先,持续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国家队”作用。把握好量子化变革的重大机遇,着眼科技自立自强,实施世界领先发展方略,瞄准企业急需和新能源计量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优化计量技术研发战略布局,突破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加快推进计量成果转化,全面提升计量创新能力和效率。四是实施人才战略,提升企业计量核心竞争力。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认真履行人才培养主体责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导向,畅通三支人才队伍成长通道,搭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多渠道吸纳外部优秀人才,多举措挖掘内部优秀人才潜能,构建计量人才长效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管理专业、技术突出、操作过硬的计量人才队伍,实现人才成长和企业效益的有机结合,引领带动中国石化计量工作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