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6-08 10:10:07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重要指示,是对国有企业如何发挥科技创新“领头羊”作用的再部署、再加压、再推进。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稳定的“顶梁柱”与“压舱石”,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落地的主力军,打造并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归根结底是由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集团)从事的航空工业,属于国家战略高科技领域,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期,根本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就是坚定承接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第一棒”,是航空工业集团的初心与使命所系。

新中国航空工业走过7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航空预先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体系能力不断实现新跃升,形成了满足装备需要的关键基础能力。航空装备实现“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有人到无人、从中小型到大型、从跟踪发展到自主研制、从单项突破到体系化发展”的重大跨越。但与世界航空强国相比,我们在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动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树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决心与信心。

做好顶层谋划,纲举目张,形成全行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2021年初,航空工业集团党组研究出台《关于践行集团战略加快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领先创新力”的决定》。这是一份推进和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顶层规划,是航空工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行动纲领,从构建新时代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航空科技创新机制、发布航空科技创新力指数、筑牢跨代航空装备核心技术、努力掌握自主创新技术等14个方面,制定了30条推进计划,即“创新决定30条”。

“创新决定30条”发布之后,航空工业集团将其作为重要专项工作部署推进。纲举而目张,实施“创新决定30条”后,智航院、鲲鹏软件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气动声学、飞机精细化强度设计与制造联合技术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迅速完成组建整合并投入运行,全行业科技创新步伐调整到同一个节拍,科技创新力量汇聚到同一个方向。

聚焦源头活水,秉轴持钧,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关系航空强国战略实施。航空工业集团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提供一流航空武器装备的目标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系统构建新时代航空工业人才发展体系,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建设航空工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助力打造航空原创技术策源地。

实施专项引才政策。通过“千名博士引进工程”、大型校园宣讲会和国内外各种渠道,重点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将优秀毕业生纳入“育鹰计划”由集团总部直接管理。体系化推进人才培育。打通员工立体式职级成长通道,形成纵向打通、横向贯通、职业生涯全覆盖的岗位职级体系,实施管理人才“墩苗计划”、技术人才“英才工程”,技能人才“新八级工”。大胆选拔使用年轻人才。要求新组建的型号领导人员中,配置50岁以下型号总师、2—3名40岁以下副总师、1—2名35岁以下总师助理,集团公司青年技术技能骨干达到近4000人。科学精准评价人才。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分类评价的有关精神,坚持以创新为导向,研究出台《人才分类评价实施办法》区分不同人员类别,开展精准评价。构建薪酬激励体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为重点,系统构建新时代航空工业“1+2+N”薪酬激励体系,实现了主业领域、重点单位激励机制全覆盖,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

健全转化机制,春风化雨,让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