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在内蒙古、福建等五省份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6-09 14:15:06
浏览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杨曦)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消息,日前,国家林草局、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内蒙古、福建、河南、海南、青海等五省区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

“这次试点意义十分重大,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核算方法从学术研究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只有确立了科学权威统一的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方法,让自然资源及生态产品能够科学定价,才能真正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才能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工作对草原、湿地以及其他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工作的顺利推进具有引领作用,也将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林草局科技司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本次试点工作将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为统一底版,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相关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对试点省(区)全域及以地级市为区域单元开展森林资源价值量核算,并结合林木资源及生态价值定价、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生态投融资政策设计、生态绩效考核、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评估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匹配性和可操作性。

通知要求,各试点省(区)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与统计局联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共同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各试点省(区)及时制定工作方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草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竹藤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等单位将提供技术支持。

据了解,国家林草局、国家统计局今年计划启动第四期中国森林草原资源价值核算,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方法,同时开展草原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自2004年开始,国家林草局、国家统计局连续开展了三期中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研究在森林资源价值指标体系选择、评估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从林地林木资源价值、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森林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构建了定量测算我国森林资源价值存量、科学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作用及森林文化价值的核算方法,为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责编:杨曦、高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海关总署: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3%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王震)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3%,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增长11.4%;进口7.1万亿元,增长4.7%;贸易顺差1.84万亿元,扩大47.6%。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3%;进口1.47万亿元,增长2.8%;贸易顺差5028.9亿元,扩大79.1%。…    
保市场 稳经济 各地各部门加速落地纾困政策     为应对新冠疫情以及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持续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推出助企纾困政策。行至年中,本轮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入恢复重振期,狠抓政策落实成为各方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