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低碳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2)
目前,全国碳市场已纳入超2000家电力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中国已跃升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结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
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驱动下,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企业降碳减排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实现企业自发减排的良性循环,让看得见的青山绿水,转变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记者注意到,各地在实践中创新探索,推出企业和个人碳账户体系,不断开拓碳排放数据的应用场景,让用户的减排降碳行为,进一步从产业延伸至生活消费,贯穿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据綦玖竑介绍,目前,绿色交易所正积极建设企业碳账户、绿色项目库等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同时研究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有机结合的途径,为金融业服务各行业减排降碳提供技术支持。
同为碳交易机构的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则于近日上线推出“绿蓉融”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点点”碳中和服务平台。通过温室气体排放云计算、碳核算、企业和个人碳账户等服务,全面评估企业、个人的绿色低碳表现,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碳汇贷”“减碳贷”“CCER质押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提升机构和个人减排降碳意识,践行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理念。
“随着金融机构在碳减排量化和定价等方面基础能力的不断提升,基于碳减排等绿色量化结果的金融产品设计,将推动资金配置与碳减排效果深度结合,为金融服务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重要保障。”綦玖竑表示。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赋能企业绿色发展
面对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正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出更加丰富的贷款品种,满足绿色产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源源不断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
2021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发行首单“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截至目前,开发银行已累计发行“大气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绿色专题债券14只,有效助力提高绿色金融债券的市场流动性。据悉,开发银行绿债发行所募资金,全部专项用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建设。
嘉骏热电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家热电保供企业,企业自主研发的工业固废再生利用项目实现了固废资源化、煤炭减量化和排放无污染化。2022年新年伊始,嘉骏热电以29万吨碳排放配额为抵押标的,从当地光大银行处获得800万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通过以碳排放配额为抵押进行风险缓释,为企业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
资溪县是江西的下辖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7%,生态指数位列全国第七。为守护好一方山水,农行江西分行推出江西省首笔森林赎买项目贷款,将林农手中分散的林权集中置换为公司林权,作为质押引入担保体系,不仅盘活了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还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让这里增绿又增收。
不过,实现“双碳”是长期目标,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久久为功。自“双碳”目标提出后,经济发展向低碳转型的要求更为迫切,对绿色金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张新蓉表示,目前,在碳中和进程中,绿色金融的需求和供给都得到显著提升,绿色金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和发展期。但在赋能各行各业实现“降碳”的过程中,金融业也存在如何有效提升高碳产业转型效率、降低高碳企业转型压力及转型风险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