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成:用浮标监测大海(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6-17 05:31:06
浏览

  1993年夏天,东海上一台浮标出现故障,王军成与团队成员乘船去检修。那天风大,海浪高达2米。他们趁着风浪较小的时候,从船的舷梯跳上浮标,开始紧急维修!

  大风越刮越猛,掀起足有3米高的大浪。“咚,咚——”浮标摇晃得厉害,与船发生猛烈碰撞,船竟被凿出一个窟窿!“光是站稳就要耗费掉极大的体力。我们一边修一边吐,吐得胃里什么都没有了,就吐苦胆水……”4小时后,终于检修完成。按照往常,完成工作后,他们要从浮标爬到船上。“当时,前面的同事刚爬上船,浮标又和船撞了,如果再晚几秒钟,人可就危险了!”王军成说。

  “别爬了,跳海吧!”船长一看,当机立断。

  船长甩出一条绳子,王军成来不及多想,拽住绳子,系在腰上,再套上救生圈,咬咬牙,一头扎进海里;刚一跳下去,大浪瞬间就把他卷了进去;他闭着眼睛,奋力挣扎着;船长和同事用力拽住绳子,好不容易才把他拉回到船上……

  至今,想起那次的经历,王军成仍心有余悸。“我和团队同事经常出海,有时连续两三个月漂在海上,一年有上百天的时间在海上度过。”王军成说,“这是最艰难的一次。”

  上世纪90年代是技术突破的关键期。基于无数次的海上实验,王军成带领团队攻克了浮标系统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生存以及获取气象水文基本监测数据的技术难点,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业务化的大型海洋浮标系统,实现了卫星可靠传输、数据准确测量等技术突破,浮标稳定性逐步提高。

  “建功海洋,矢志报国,此生无畏、无怨、无悔”

  说起浮标的“进化成长”之路,王军成不禁想起2008年的青岛奥帆赛……

  “赛场上需要用浮标实时提供海洋气象、水文资料,满足奥帆赛精细化监测的要求。要一分钟传一次数据,不能中断。”王军成说。

  起初,一家外国公司中标浮标项目,青岛奥帆委提前一年试用设备,结果不到半年就频繁出故障。比赛日益临近,奥帆委急忙找到王军成:“能否尽快做出3台符合要求的浮标?”

  王军成带领团队加紧研制。浮标从布设到海里,直到奥帆赛顺利结束,没出过一次故障,奥帆委专门发来了感谢信。王军成说:“咱们自主研发的国产浮标大显身手,可以和世界先进水平的浮标同台竞技,给国家争了光。”王军成说。

  奥帆赛之后,海洋环境监测站、渔业资源监测中心、海洋预报台等单位纷纷联系王军成所在的浮标研究室,采购大型海洋监测浮标。

  在王军成的桌上,铺着一张国家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网分布图。仔细一瞧,上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浮标,“你看,这些年我们陆续布设了12个型号、200余个海洋‘哨兵’。”王军成指向图片:“能测量传输的参数扩展到30多个,探测范围从空中延伸到海下1000米……”

  四十余载,王军成带领团队走遍沿海,布设的浮标占到我国海洋业务化海洋浮标监测网的90%以上,每天向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约3万组气象水文数据,为我国发展海洋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而今,王军成已年近七旬,但攀登科学高峰的步伐仍未停歇,“新一代浮标将拥有智慧的‘大脑’,精准感测,智能感知。”王军成笑着拍了拍桌子上那摞厚厚的资料,最近,他正忙着研发新型智能海洋浮标……

  “从事海洋浮标研究异常艰苦,甚至充满危险,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王军成两鬓虽染白发,眼里却闪着光:“建功海洋,矢志报国,此生无畏、无怨、无悔。”

  

  国家为大  公事在先(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