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管理精准帮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⑤)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7-28 10:02:06
浏览

  大庆师范学院对家庭困难毕业生开展精准帮扶,促进顺利就业创业:建立台账,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推荐招聘信息;为困难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开展基地实习或订单培养;匹配就业包保教师,为有志于创业的困难毕业生提供相关指导与支持……通过一系列举措,精心帮助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

  

  “同学,工作有着落了吗?”“考研的话,有两手准备吗?”“想去什么地方就业?需不需要老师给你推荐?” 

  电话处于免提状态,键盘噼啪作响。一上午,唐莉将学院中未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电话打了一遍,更新记录就业意愿及情况。和学生打电话,唐莉的语气亲切温柔,“帮助他们的同时,尽量不增加他们的焦虑。”

  “我校的家庭困难大学生比例较高,接近三成,他们的就业意愿其实更强。”大庆师范学院副校长张平介绍,学校已形成校级领导、二级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教师四级联动、逐级细分的保就业责任体系。作为大庆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唐莉为本学院百余名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最近半年,我的手机成求职热线了。”唐莉说。

  近日,记者走进大庆师范学院,实地探访老师们如何帮助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

  建立台账精准对接

  唐莉打开电脑上的两份表格:一份是毕业生就业台账,上面有未就业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求职地区、感兴趣的行业和岗位等内容。一份是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台账,企业的招聘岗位、用人需求、薪资待遇等基本情况一目了然。

  “我们要求各院系做到两本台账清,岗位对接准。”张平介绍,学校专门出台就业奖励办法,激励二级学院还有教师全员做好就业工作。

  “群里推送的招聘信息,大家都看看。”手机里,未就业的学生们已被拉进微信小群。唐莉群发信息的同时,还时不时“点对点”私信其中几名脱贫家庭学生,“这几个学校完全符合你的意愿,我打电话问了,名额不少、待遇不错,赶紧报名试试。”

  据学校的要求,各学院会为每位毕业生精准匹配10条以上的招聘信息。“对于脱贫家庭、零就业家庭的孩子们,老师们会进行标注,动态管理,对尚未就业的密集开展信息推送和就业帮扶。”招生就业处处长张涛说,学校精准落实各类针对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政策。今年,学校申请为301名符合条件的家庭困难毕业生,每人发放10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做到应补尽补。

  有了充足的岗位信息,还需要打造好简历这块就业的“敲门砖”。在招生就业处门前,“简历门诊”的立式海报引人注目。原来,学校每年抽调就业指导教师组成服务小组,公布邮箱,学生可以投递自己的简历,请老师们帮忙修改。美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琦是小组的一员,“收到简历,我们一般会致电学生,了解其技能优势和岗位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完善简历。”孙琦说。

  访企拓岗打造基地

  “别着急,好事多磨,咱们总有办法的。”采访中,唐莉接起一通电话。一名脱贫家庭毕业生今年考研失败后,参加了很多面试,一直没有收到心仪企业的录用通知,看到不少同学通过学校的“实习就业基地”实现就业,便也想试试。

  “想做老师?想去什么地方呢?”记下就业意愿后,唐莉随即在名册中选择了学校的“实习就业基地”之一——福建某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将学生简历转发过去,“中心会推荐他在当地学校做实习教师。按照以往的经验,半年后,他通过双选直接留岗就业的概率很大。”

  这是学校建设“实习就业基地”的初衷,通过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就业基地、产业学院,打通“实习—实践—就业”通道,实现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