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聚乡村发展添活力(聚焦乡村人才振兴)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7-29 07:02:07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懂技术、善经营,高素质农民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天府粮仓,稻畦纵横,禾秧摇曳。“前脚收完麦子、后脚育秧栽苗,一年两季,一茬接着一茬干。”四川省广汉市金鱼镇种粮大户刘健说。

虽然是90后,可刘健和种地打了多年交道,“我的性格就是敢想敢干,这些年用了不少新技术,种地蹚出了新路子。”

刘健的稻田,苗垄笔直,株距匀称:“秘诀是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卫星‘指路’,自动规划路线,插秧机跑得直,秧苗插得齐。”

刘健讲起种田经:“天上飞的有植保无人机,地上跑的有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收割机。我还添置了粮食装载机、烘干机,与最初相比,每亩投入成本可减少30%,小麦增产50斤。”

回想起最初返乡的时候,刘健自嘲“五谷不分,仅有一股子热情”。他说:“这些年我一直参加农广校培训,向专家请教,跟同行交流,一点点摸索出了门道。”如今,刘健经过遴选考核成为高素质农民。

“长期以来,乡村面临人才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等问题,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亟须一支知农爱农实用人才队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胡永万说,“我们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广泛吸纳农民,开展教育培训,提升技术技能,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农民涌现在广袤田野。目前全国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80万人,其中种粮大户17万人。高素质农民队伍中,超六成为规模经营农户,五成以上实现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一半以上加入了合作社或与农业企业建立了产业链接。

头雁引领群雁齐飞。高素质农民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

管好近3000亩地,靠啥?“40多台套农机、12位农机手,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不仅每亩平均成本节省200多元,有的地块小麦亩产还能突破1500斤。”山东省招远市锦程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桂玲底气十足。

“我托管了1700多农户的土地,大伙儿都享受到了先进农机带来的便利。”张桂玲介绍,“这台220马力拖拉机,可是十里八乡最先进的。去年秋冬种遇上连阴雨,小农机下不了地。多亏了这台大拖拉机劲儿大、轮胎宽,让小麦及时播种。”

作为山东省农广校烟台市分校培育的1.9万多名高素质农民中的一员,张桂玲的种地方式一直在升级,“参加培训、考察交流,思路慢慢打开了。从小打小闹到集中流转,再到土地托管,抱团闯市场才能共赢。”

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目前,超七成的高素质农民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农产品销售支持,平均每人带动17户。“他们发挥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上的优势,以土地托管、订单生产、引领示范等方式,带动农民发展产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胡永万介绍。

培训课堂连田间接“云”端,扩大覆盖面,提高服务针对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各地着力完善机制,创新方式,精准对接需求,助力广大农民全面发展。

“高粱种子籽粒小,埋深了,不好出苗,3厘米左右最佳。”高粱地里,农技员边操作边讲解,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种植大户杨帆记下要点。

今年开春,杨帆打算改种高粱,可心里没底,“翻技术书、上网搜资料,说啥的都有,看得云里雾里,要是有人带着种,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