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种业科技让土豆变“金豆”(科技名家笔谈)(2)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马铃薯品种选育与改良工作开始起步,彼时以引种为主。到20世纪50年代,马铃薯育种协作工作全面展开,一批马铃薯种质资源从苏联和东欧引进国内。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中外交往日益频繁深入,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985年,国际马铃薯中心北京联络处成立,以此为契机,中国加大马铃薯优良种质资源引进力度,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均成为我国马铃薯资源的引种国家,马铃薯育种亲本的遗传背景进一步拓宽。同时,相关国际科研合作和科技人员技能培训活动等日益活跃。这些因素大大加速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一些专用型马铃薯品种、育种材料和杂交组合。进入新世纪,尤其2008年原农业部启动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之后,中国马铃薯产业进入了发展新阶段,选育品种的遗传背景得到进一步改善,马铃薯的育种目标除了抗病、高产外,还注重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审定品种的数量迅速增加,选育出适合淀粉加工、炸片、炸条、鲜食出口等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中国马铃薯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的竞争力显著增强。
高原育种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马铃薯是青海省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海拔高、日照长、气候冷凉和传毒介体少等特点,青海生产的种薯以病害少、增产潜力大享誉全国,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之一。
青海高原马铃薯育种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育种科研实践中,1000多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被收集并保存下来。依托这些资源,笔者团队先后育成了“高原”“青薯”系列品种30多个并得到广泛推广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解决品种缺乏问题作出了应有贡献。
科研团队育成的众多马铃薯品种中,“高原4号”“青薯168”“青薯3号”“青薯6号”分别获国家级品种审定,并推广到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大面积种植。在马铃薯育种实践中,我们建立了温室杂交、高山繁种、多生态区选择和早代扩繁的高原育种技术体系,缩短了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育成的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具有高产、抗旱、抗病、优质菜用及加工兼用型等特性。2011年,“青薯9号”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15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在全国14个省份推广种植。目前,“青薯9号”年推广面积近1000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达9000多万亩,增加收益350多亿元,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脱毒丰产
建设优质种薯基地
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病毒在寄主体内随继代繁殖而逐渐积累,导致马铃薯种性退化,产量严重降低,块茎大小、形状、口感等原有品质下降,被称为马铃薯“退化”,影响马铃薯的商品性,最严重的,可导致减产达90%以上。“脱毒”即为除去马铃薯本身所带的病毒,去除引起马铃薯退化主要病毒的“脱毒”生产,是恢复马铃薯的丰产性能的最重要环节。研究表明,应用脱毒种薯,一般增产30%以上。
1985年,我大学毕业后就投入到高原农业科研工作。1995年,我开始从事马铃薯种薯“脱毒”生产科研,在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建立国内领先的以微型薯大田直播技术为核心的省、县、乡、村四级种薯生产体系和以病毒检测为核心的质量监测体系,降低了种薯生产成本并加快了脱毒种薯的推广进程。据统计,在青海省全省累计推广脱毒种薯1500多万亩,增加产值20多亿元,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青海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