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金统筹使用节成本(2)
截至目前,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已开展一年有余,从企业需求出发是试点政策一直坚持的“落点”。2021年3月,为支持超大型跨国公司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并优化运作,外汇局会同人民银行共同研究形成该业务试点方案,对超大型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进一步优化管理、简化手续,在双向宏观审慎管理、境内资金划转、意愿购汇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化支持。该试点首先在北京、深圳两地,各选取5家信用等级较高的大型跨国公司企业落地实施。
事实上,早在首次试点启动当日,部分企业已经完成备案并开展业务。例如,中化集团在试点业务备案完成当日快速办理了首笔外币外债借入业务,金额1000万美元,并将该笔外币外债资金直接下拨至境内成员企业外币账户结汇使用;中粮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航空工业集团也于完成备案当日办理了跨境本外币集中收付、人民币境外放款以及意愿购汇等业务,实现了业务种类全覆盖、全落地。
首批试点企业之一的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音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民营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产品100%外销,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新兴市场国家。
2021年3月起,传音集团通过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办理经常项目集中收付。在其有关业务负责人看来,获批试点提高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节约财务运行成本。“上线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后,通过政策和账户整合升级,集团内各家企业无须开设不同的账户,境内资金划转无须通过委托贷款框架,进一步便利了资金归集和调拨。”他解释,在额度内可根据企业需要随时进行资金调拨,批复内的子公司业务均通过资金池进行集中结算,结算效率明显提升,同时也减少了财务人员大量的手工操作,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数据显示,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切实起到了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截至2022年3月末,北京、深圳10家试点跨国公司办理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金额合计近500亿美元,节约财务成本约9000万元人民币。下一步,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涉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全流程防范风险
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是金融管理部门一系列改革开放和助企纾困举措的延续。这些举措还包括:在全国推广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提升跨境贸易新业态结算便利性;拓宽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积极服务企业管理汇率风险,多措并举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在部分地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
近日,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在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方面继续要求“稳步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工作”,并“加强预期管理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
在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项下如何防范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记者了解到,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项下,对试点企业实现了全流程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具体措施贯穿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
具体来看,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称,一是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区分跨境融通资金性质(外债/境外放款)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宏观审慎管理思路,根据国际收支形势变化合理设定外债和境外放款集中额度上限,并可在必要时进行逆周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