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社区是如何“炼”成的(2)
“集成模块化空间建筑打通设计—主体结构—内装全链条复合服务能力,打造出零碳建筑的‘制造+建造’模式。”熊士骁说,“制造+建造”模式是建筑行业保护环境的要求,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7月13日,广州第一个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中建·智造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位于广州市花都区马溪工业区,主要以生产预制柱、预制墙板、预制凸窗、预制阳台、叠合板、叠合梁、预制楼梯等产品为主,年产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15万立方米,占广州全市PC构件年产能的四分之一,是广东省房建构件装配式产业板块的“生力军”。
在熊士骁看来,用制造业的思维来做装配式建筑,将传统建筑业大部分在现场的施工作业转移到工厂里来完成,利用预制部品、部件组装,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可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减碳、节碳。
绿色技术落地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建筑领域节能水平稳步提高。城镇新建节能建筑面积9.5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2021年城镇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73%。
人们对绿色健康居住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那么,该如何更好地让绿色低碳技术落地呢?
2020年1月份,美的置业联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签订《绿色低碳产业技术研发战略合作》,并成立“低碳健康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编制《美的置业绿色建筑设计指引》、制定《美的置业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管理手册》等,共同致力于围绕人居健康、智慧和绿色低碳建造等领域展开研究,以创新赋能产业。
其中,《美的置业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管理手册》已在美的置业各个项目落实。手册制定团队负责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热工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赵立华说,为保证建筑绿色节能,采用真空保温板材料,通过高效的保温性能、降低保温厚度,减少公摊2%至3%、提高土地利用率约2%;有效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大幅度提升整体建筑节能水平,带来节能、舒适、安全的居住感受。
“绿色低碳最终要服务于人,这是产品研发的底层逻辑。”美的置业产品研发负责人蔡方立说,美的置业通过日照、气流计算软件,结合业主室内生活需要的通风与采光等需求,对每一个场景进行精细化设计。
在建筑科技方面,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谋划建立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全省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布局,建成一批省级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6个省级建设科技创新基地,要求广东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要达到30%。
同时,广东拟创建省级及以上技术中心达到90家以上,培育不少于10个建筑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推动建立以广州和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地区为核心、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格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修订了《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制定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如今,广州、佛山、珠海等多地已建成规模化的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聚集区,一批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拔地而起。
零碳社区有多远
在广东,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近零碳社区成了热词,多个城市都把探索近零碳社区列入日程表。在广州,已探索社区近零排放转型路径;在深圳,去年启动的第一批28个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3万吨;在珠海横琴,更在探讨如何建设零碳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