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加快扩大开放(经济聚焦)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8-19 06:32:07
浏览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迎来成立3周年。成立以来,临港加快扩大开放,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加快塑造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

  

  临港,上海榕融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一根根氧化铝连续纤维不断延伸,最长达4000多米。

  “这种金属纤维,可抗1500摄氏度以上高温,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目前只有少数国家的几家公司可以生产。”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关克田说,“我们到临港不到两年,就生产出来了。今年10月,公司在临港新建的8万平方米新厂房投入使用,产能将进一步放大。”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迎来成立3周年。很多企业家说,“这三年,干成了许多想干的事”。

  为什么在临港能干成事?

  襟江带海的临港,加快扩大开放,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不断探索,通过制度创新赋能科技创新,加快塑造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

  截至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的78项任务已完成90%,国家、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累计出台各类政策260余项,形成87个具有代表性和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案例,其中36个为全国首创。

  重塑海关监管作业流程,提升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能级

  临港的“特殊功能”特在哪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认为,临港新片区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其“特”。敢闯、敢试、敢改,才能实现其“特”。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上海海关围绕高标准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要求,系统性重塑了海关监管作业流程,首创“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海关账册”的监管新体系。

  “以往,货物运到洋山港,必须先申报再入区,实施新的监管模式后,企业不用报关,径予放行,货物直接提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这为相关企业,尤其是原材料和销售两头在外的企业提供了便利。”上海海关自贸处处长万骏说。今年上半年,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线径予放行的货物批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倍。

  上海海关又创造性搭建了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推动管理模式向数字化转型,更清楚企业物资流向,让数据从“无形”到“有形”,化监管从“有形”到“无形”。

  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市场是衡量港口配套服务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船舶停靠时间长短和洋山港衍生服务功能。利用临港新片区“试验田”地位和国家赋予的开放优势,上海市商委等11个部门联合推出了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行船舶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试点管理办法。最终,洋山港成为全国首个、全球第三个可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保税LNG“船到船”加注的港口。

  企业准入、税收等创新政策落地,促进前沿产业集聚

  临港着力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四大核心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新能源汽车两大优势产业,以及氢能、绿色再制造两大未来产业,布局并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3年间,几大产业在全产业链集聚上取得明显成果,其中,前沿科技产业累计签约项目超过300个,涉及总投资超4200亿元。这种速度的资源集聚,就得益于临港一系列制度创新。

  2019年1月动工建厂,当年投产,这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速度,也被称为“临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