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加快扩大开放(经济聚焦)(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8-19 06:32:07
浏览

  临港在全国率先开展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及商事制度改革。放松事前管制,提升事中事后监管,临港率先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推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由行政许可改为行政确认,由实质审查改为形式审查,以降低市场主体设立的制度性成本。

  税收优惠,是世界主要自贸区、自贸港的共同特征。对标世界最先进的自贸港税收制度,上海市有关部门全面梳理分析中国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几个特殊经济功能区城市的税制安排,走访倾听临港200多户区内企业意见,最终形成临港一揽子税制改革框架报告,由国家税务总局陆续发布系列政策。

  商汤科技将超算中心和智能汽车板块放在临港,重要原因之一是税收政策。“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会积极影响企业未来布局,15%的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会增加人才吸引力。”商汤科技集团财务执行总监钱浅莹说。

  税收政策成为临港新片区加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3年来,临港新片区新注册企业超6.3万家,日均新设企业约90家。2021年,国内人才引进同比增长216%。在深圳起步的新顿科技,拥有铝合金的一体热冲压技术,公司总经理张添添进驻临港,一年时间里,公司很快由几个人发展到50人,其中博士达到了10余人。“这一年多,我们启用了1万平方米的厂房,并将启动研发平台的建设。临港的政策,让我们有信心吸引更多人才。”张添添说。

  为企业提供诸多便利的,还有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的多个制度创新,包括跨境贸易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跨境结算与投融资便利化等。

  产业制度创新,加速重点领域突破

  临港新地标国际数据港是制度创新的结果。“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数据。数据要流动,还要为我所用。”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公司总经理李晶说。

  建立跨境的数据流动平台,需要突破诸多现有规则。为了建设国内大循环的数据要素市场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数据跨境门户载体,经过各方合力推进,推动和完善了相关数据立法,从制度上为数据平台的建设铺平了道路。

  短短两年多,国际数据港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港先导区加大先行先试和示范建设力度,国际化数字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国际数据流通平台正加速搭建,并开始探索面向国际新规则的跨境流动制度创新。

  李晶说,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已开始,正在推动国际数据港与数据交易所协同发展,探索数据交易“国际板”建设,试点推动海外数据在沪交易,打造“上海交易、全球交付”新模式。

  滴水湖畔内侧道路上,一辆辆深蓝色小巴士很是醒目。这是试运营的商汤科技无人驾驶巴士。“临港成为无人驾驶应用福地。”商汤科技科研人员感叹。为了让这些车上路,临港付出很多努力。

  智能新能源汽车是临港重点产业,上海市人大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为产业应用提供条件。临港开放新片区243条、549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实践良田。

  继洋山港无人驾驶重卡上路之后,无人驾驶巴士、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将在临港投入运营。8月18日,临港发布滴水湖AI创新港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集聚AI人才2万—3万人,汇集企业500家,产业规模升至500亿元,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国家人工智能产业重要集聚地。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9日 10 版)

(责编:袁勃、胡永秋)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