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拼万单以大虾为代表的青岛水产“游”向全国(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8-25 17:38:07
浏览

  201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虾类种质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参与启动位于山东的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建设,经过艰辛探索,我国北方终于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南美白对虾良种,以此辐射带动了全国对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养虾是一个辛苦活,也是一项技术活。”王淑建总结:种苗的资质、投放密度、温度管理、病害防治等等都影响产量。有些养殖户的亩产可高达千斤,一旦管理不到位,也有可能绝产清塘,颗粒无收。

  近些年,青岛养殖户开始引进大棚养殖技术,通过对棚温、水体咸度等环境因素的管控,将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周期从一年1茬,增加至一年3茬,上市时间约提前了3个月。养殖户徐兆强表示,池塘养殖的竹节虾亩产约在百斤,南美白对虾亩产相对更低;而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密度大,平均亩产可达1000斤左右。

  青岛大虾产业经历了从海水养殖到池塘养殖、大棚养殖、工厂养殖的规模化蜕变。现在,不少养殖户正在进行工厂化改造,工厂养殖车间提供充足的氧气、饲料,对虾的产量进一步提升。

  产业升级:日拼万单 青岛大虾48小时“游”全国

  8月,家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姚家卜自然村的消费者陈鑫,在拼多多上下单了青岛大虾,隔日,来自青岛的南美白对虾便“爬”上餐桌。

  “有14、15公分那么大,价格也不贵,平台补贴后20多块钱一斤,还能冷链到家。” 如今,像陈鑫一样远在内陆的消费者,动动手指就能吃到高性价比的青岛海鲜。

  如果说,青岛水产养殖业守护着青岛大虾的品质“初心”,那么还有一批逐鹿电商的年轻人,正在为青岛大虾品牌“出海”打造“快船”。

  崔成龙,山东烟台人,95后。在青岛读完大学后,小崔先后做过房地产、车企的销售,最终瞄准了农产品电商领域。

  2019年,小崔带领运营团队入驻拼多多,专做青岛水产,以大虾为拳头产品。“虽然我们入局比较晚,但是选对平台很重要,拼多多是做农业起家的,对农产品商家有扶持,再加上我们有青岛海产供应链的优势,我认为不会做差的。”

  小崔团队也在为参加拼多多的农货节做着充足准备。在发货工厂,崔成龙展示着团队针对青岛大虾创新设计的包材:加密加厚的泡沫箱里镶嵌着卡槽,冷冻虾放置在卡槽内,避免磕碰,利于隔热。卡槽旁边配备冰袋和干冰。“我们借鉴了雪糕的包材,把它用在水产运输上,包括在今年的超级农货节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48小时冷链送达。”小崔说。

  据悉,自2019年8月起,拼多多已连续四年举办农货节,辐射产区从2019年的500个、2021年的逾1100个扩展至如今的近2000个。本次农货节,该平台除了一如既往地在农产品“零佣金”基础上投入百亿补贴、秒杀万人团等资源外,还将联合湖北等地的近十个县(市)开展助农直播,拉动优势农产区的销售,提升品牌农货、地标农产品的声誉和影响力。

  为了打破人们对青岛大虾“贵得吃不起”的刻板印象,小崔团队主打“新鲜、产地、品质、性价比”的营销推广策略,迅速打造了几个爆品,入驻平台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目前,其青岛大虾在拼多多的年销售额达4200万元,发货量月38万单,旺季单日高达万单。每年旺季,还能为周边村民提供近500个灵活就业的岗位。

  “青岛大虾这样的好农货不仅要产出来,更要卖出去。我们以农起家,创新‘农地云拼’推动优质农产品的大规模‘产消对接’,一直以来都是平台的工作重点,每年一度的农货节更是有效的抓手之一。”拼多多农货节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为农货节累计投入15亿扶持资源,与农户、消费者和商家共享秋收喜悦,希望能助力青岛大虾等优质水产游入千家万户,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责编:董童、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