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如何避免“木桶”效应?(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精神文明建设,关乎每个人的精气神,更是一个国家的“硬核”软实力。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瞩目,贯穿始终的“中国风”,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体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这十年,收藏在宫宇里的宝物、陈列在大地上的建筑、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传统文化资源化作精彩的歌舞、精心的剧作、精美的文创,助推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诗词热等持续升温。
推进移风易俗,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倡导“光盘行动”“文明餐桌”……中国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责编:赵竹青、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