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经济乘“云”而上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9-19 10:14:07
浏览

原标题:智能经济乘“云”而上

智能经济乘“云”而上

  位于浙江绍兴市越城区的绍兴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产业园的超级车间,主产线实现全流程自动生产。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对于激活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智能产业、智能经济的发展,强调要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日前举行的2022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要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智能技术和实体经济在更广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融合发展,赋能现代制造业,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智能技术前景看好

  从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到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经济正加快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智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6倍多。从广义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从2017年的27.2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45.5万亿元,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

  “比如,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移动宽带网络,96%的乡镇实现了5G网络覆盖。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已进入世界前列。”田玉龙举例说。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全过程,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驱动力量。

  “2021年,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超千亿元。”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局长苟坪说,中央企业目前已构建起5G、北斗导航系统等一批世界级数字基础设施,打造了“深海一号”钻井平台、特高压输电等一批高端智能装备,完成了一批智能建造标志性工程,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据介绍,目前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创造出大量智慧应用场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培育的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15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在全球算力分布统计中,我国智能算力总规模占比达2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我国有10.51亿网民,有全球最大、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数字服务市场。同时,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仍有大量处在工业2.0、3.0阶段的企业需要向工业4.0阶段迈进,人工智能技术前景看好,智能经济市场广阔。

  融合发展渐入佳境

  在“中国智造”“中国质造”“中国创造”锚定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方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正走出封闭的实验室,融入工业领域的核心业务场景,助力企业智能决策,提升行业发展效能。

  “百度智能云在火力发电空冷岛项目中,利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机组工况,通过实时调节风机转速参数,每生产1千瓦时电能够降低1.55克标准煤能耗,预计全国每年碳减排的潜力可达600万吨。”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表示,人工智能应用正从最初的视觉质检、智能客服、路线规划等需求场景,向工艺参数优化、能耗效率提升、安全运行管理等核心业务领域突破。类似这种生产效率的提升,往往是无法通过传统人工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