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收获季“新农人”变身“兴农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9-29 20:02:07
浏览

“盘锦的大米,新米刚蒸好出锅,就满屋的香,不用配菜只吃米饭就能吃一大碗,想想就馋!”9月的深圳仍然很热,但在深圳定居十几年的辽宁人吴霞看来,每到吃上盘锦新上市大米的时候,她就知道秋天来了。

吴霞说,想到盘锦的大米,一片片稻浪就浮现再眼前,自己也置身于故乡的秋天了。

吴霞想象中的稻浪,她的老乡尤洋正身处其中。9月的盘锦,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秋风微送,天高云淡,万亩稻田一片丰收的景象。“天儿好,收成好,这季的米指定也老好了!”尤洋说。这个90后的“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脸上也洋溢出“老农”式的欣慰和骄傲。

丰产又丰收 好农品买上好价格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丰产不一定能丰收,什么时候金灿灿的粮食换成沉甸甸的票子,才算是真正的丰收。丰产又丰收,这对于仅在一家电商平台就可以年售2万吨盘锦大米的尤洋来说,不是问题。

金秋收获季“新农人”变身“兴农人”

尤洋站在即将丰收的稻田中盘算着今年的收成。沈晓凯摄

1991年出生的尤洋在2008年进入父亲创办的大米加工厂,从最基础的大米化验员开始做起。年纪轻轻就守在田间地头、米库车间,尤洋不是没羡慕过在外面大城市闯荡的同龄朋友们,但用他的话说,每次只要看到风吹稻浪,闻到空气中的阵阵稻香,心就会定下来。

随着盘锦大米市场的不断扩大,尤洋认识到,卖米这件事可为,但是同时让他也认识到这样还不够。他认为,老一辈把水稻当粮食种,当饱腹的粮食、主食卖,但现在,优质的农产品不仅要产出来,更要卖得远、叫得响。

2016年,尤洋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并于2017年正式成立线上销售部门,重点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布局。尤洋的米厂固定员工40多人,随着销量的增加,在旺季还会雇工30多名周边村民来打包发货,带动了当地就业;同时,尤洋还与榆树街道春凤社区的200多户农户签订了约7000亩订单,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借力电商平台的发达、物流网络的扩展,线上的市场也随之扩大,父辈们带着车队往外拉大米卖、各省找销路的日子成为历史。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4221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为20500亿元,同比增长14.23%,连续6年稳步增长。

《2022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指出,当前,电商平台已经开始朝着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优化、冷链物流和仓储建设、农村网点建设等方向积极发力,农产品电商已成为不少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成为农民把好农产品买上好价格的好工具。

海鲜自由水果自由 让消费提质更上一层楼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是“中国晚熟葡萄之乡”,同时也是四川省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最多、葡萄品质最优质的地区。

“我们家有25亩阳光玫瑰,今年又新增了6亩。”西昌葡萄种植大户刘小松满怀信心的说到,在阳光玫瑰这个葡萄品种刚引进中国的时候价格很高,一斤能卖到上百元,种植户中也流传着“五亩阳光玫瑰换‘大奔’”的说法。

得益于电商平台的发展,使得以前农民信息不足,种植品种更新慢,种植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大大缓解。一批电商企业也成为帮农民卖货的好帮手。

金秋收获季“新农人”变身“兴农人”

凉山州西昌市种植户正在给采摘的阳光玫瑰葡萄打包。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