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振兴一线探访)(3)
茶艺师余安琪是名90后姑娘,从小在黄村长大。在她心目中,茶香是最令人沉醉的芬芳——过去向往大城市、外出打工的哥哥姐姐都回来了,成长为新一代茶人;各地甚至国外的游客慕名而来,每年暑假来研学的孩子络绎不绝。“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兴趣。”余安琪说,“茶对我们这代人,早已不仅仅是农业了。”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从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到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着力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云海翻腾,吞吐着层层梯田。在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哀牢山余脉上一锄一犁共创了一道农耕奇观——哈尼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鼓励村民用传统材料修缮特色民居“蘑菇房”,同时对内部开展适当改造,满足村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打造梯田鸭、梯田鱼、梯田红米系列精细加工产品,并通过“梯田云”电商平台,培育集民俗、餐饮、产品等为一体的文旅产业……多策并举力促哈尼梯田永续利用,千年古梯田焕发新生机。
走进哈尼梯田遗产区重点村落——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哗哗的溪流穿村过巷,奔向村边层层而下的梯田。这个古朴的村落,保留有典型的“森林—水系—梯田—村庄”生态聚落。
村寨的风貌和味道没变,发展却是日新月异。2018年6月起,元阳县与中山大学合作,推出“阿者科计划”,增强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旅游开发、群众受益和古寨保护共赢。“红稻农家”餐馆经营得有声有色,加上种田、分红、务工等,阿者科村村民高烟苗家收入颇丰,“祖先留下的森林、村落、梯田、水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会保护好!”他说。
跟随乡村振兴的脚步,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苗族姑娘杨文丽曾在外打拼,山外的刺绣机让从小学刺绣的她大开眼界。10年前,她和丈夫带着一台二手刺绣机返回了家乡——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建起产品加工生产基地。杨文丽决心借助新的技术让精美斑斓的刺绣走出苗寨。很巧,她的奋斗与家乡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正合拍。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调研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贵州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积极发展苗绣、贵银等民族传统手工业,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和旅游商品品牌。如今,杨文丽团队有了自己的服饰设计师,从传统中创新花式,开发出挂画、文创等各色产品。让杨文丽欣喜的是,产品不仅游客青睐,乡亲们自己也喜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组织实施了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将681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52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3380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如今,“中国农民丰收节”已成为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金字招牌,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本报记者王崟欣、宋豪新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09日 01 版)
(责编:袁勃、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