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0-09 17:24:07
浏览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栗翘楚)和风拂过田野,一片丰收景象。位于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的中国平安—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田东)福兰共建基地,郁郁葱葱,目之所及是漫山葱茏的芒果树。

近日,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来到基地,与当地果农开展茶话会,并出席“传承红色精神 赋能乡村振兴”签约活动,推动与百色市政府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合作。

乡村振兴,金融先行。红色之城牵手中国平安,这是金融资源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鲜活实践,是中国平安“三下乡”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据悉,中国平安“三下乡”项目是中国平安继“三村工程”后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再升级,即以党建共建点为引领,发挥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优势,以“保险下乡、金融下乡、医疗健康下乡”为抓手,聚焦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建设和谐美丽乡村两条主线,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保险下乡:助力地方特色产业茁壮成长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重在精准有力,贵在调查研究。

2021年12月以来,中国平安“三下乡”工作组先后赴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实地调研15次,开展访谈沟通超过110次,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三下乡”新模式。今年2月28日,“三下乡”项目首站正式落地乳源县。

近年来,乳源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已建成特色瓜果、绿色蔬菜、高山茶叶、中药材等绿色食品基地,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发展经济,才能壮大振兴乡村的基础。依托保险,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才更有底气。

平安产险深化保险创新模式,前端帮助解决农业产业融资难题、中端提供特色农业风险保障、后端赋能农产品品牌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体化经营支持。

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平安产险通过振兴保为当地8家致富带头企业提供无偿贴息67万元,撬动贷款金额达到3460万元,并通过他们带动当地就业与发展,通过他们带动农户超过300户,每户每年增收超过3万元。

据介绍,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为支持当地油茶、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平安产险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创新,创新开发出“食用菌气象指数保险”“油茶种植保险”等特色农险产品,已为当地食用菌企业提供保险保障,并计划为当地超过2万亩油茶提供“油茶种植保险”保障,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体系。

在全国多地,平安产险形成一套“保险+”助力产业振兴的组合拳,探索出包括“保险+期货”“保险+农担”等保险深度参与的“振兴保”产业振兴模式,撬动产业资金9.24亿元,助力14万户农户年合计增收4.2亿元。

2021年起,“振兴保”模式围绕“政府乡村振兴任务”“反哺社会贡献程度”两方面,推动“三贷”(保单贷、保费贷、贴息贷)“三扶”(产品协销帮扶、农业科技帮扶、品牌增信帮扶)举措落地,为湖南黄花菜、四川肉牛羊、湖北茶叶等46个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截至目前,“振兴保”已在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18个省份复制推广。

金融下乡:激发乡村致富新动能

一段时间以来,“三农”领域获取信贷资源难,除了缺乏抵押物,还难在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备等。

聚焦“痛点”,疏浚“堵点”。平安银行针对乡村振兴不同地域、行业、客户群等金融需求,创新开发乡村振兴贷款、绿色金融债、农业产业链金融产品、乡村振兴地方债等多个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