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乡村振兴一线探访)(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0-12 06:29:07
浏览

  走进一个个脱贫山乡,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转化为脱贫一线超强的战斗力。

  “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我们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和认识概括为“七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深入脱贫山乡,深切体悟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制胜之道,一个深刻的感受油然而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把脱贫攻坚这件大事办好;只有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创造这样世所罕见的脱贫奇迹。

  行走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这一感受更加深刻。

  贺兰山下,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种上蜜瓜,一个大棚年收入可达10万元。好效益靠啥?‘科特派’。”在闽宁镇园艺村,种植大户马雅铃指了指大棚门口的标牌,上面写着“厦门市科技特派员、闽宁协作服务基地”。

  过门道,进大棚。藤蔓挂在绳上,圆滚滚的蜜瓜垂在半空。马雅铃在绿叶中穿梭,忽见一条藤蔓叶子发黄,随即打电话求助。

  5分钟后,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出现在大棚。只见她伸手从口袋拿出修剪刀,边剪边讲:“阻断病源,防止传染,最为关键。”

  “这位‘科特派’大姐,天天在大棚里转。哪些瓜果开花了,哪个棚里果子熟了,她都知道。”马雅铃所称的“‘科特派’大姐”,名叫赖瑞云,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是福建省第十二批援宁工作队队员。

  早在1996年5月,福建、宁夏“千里结亲”。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帮扶领导小组组长,直接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这一年,马雅铃14岁,全家从宁夏西吉县一个贫困山村,搬到永宁县这片待开发的荒地。第二年,这里被命名为闽宁村,后来发展成闽宁镇。

  2020年,宁夏利用闽宁协作资金,加上地方筹资,在园艺村建起设施大棚园区。马雅铃承包了6个大棚。从选种优质蜜瓜,到制作有机肥,再到防治病虫害,赖瑞云手把手地教,马雅铃实打实地学。

  “赖大姐从福建引来番石榴、莲雾试种。将来,这些水果行情好,价格高,赚钱多。”马雅铃让弟弟加入,一个种,一个卖,生意越做越大。

  26年来,福建派出200多名援宁干部,更有数千名教师、医生和科技人员接力帮扶。闽宁镇先后使用东西部协作资金2.46亿元,安排实施项目57个。“十四五”期间,闽宁协作进一步走深走实:明确闽宁镇打造东西部协作示范镇、移民致富提升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镇,推进10个闽宁产业园转型升级,巩固提升100个左右闽宁示范村……这场跨越时空的“山海情”,不断续写新篇。

  “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而且大规模长时间开展这项工作,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这就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掷地有声。

  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前厅卖电动车,后堂开修理店,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上一家店铺特别光鲜,与“返贫”似乎不沾边。

  2010年,凌均年在镇上买下两层楼,凭着诚信经营,小日子过得滋润。

  5年前,病魔从天而降。凌均年突然吐血、腹痛,到医院一查,患上了肝硬化。“起初两年,每年治病花销1万多元。”

  2020年,凌均年的病情加重,除了在本地治疗,还要经常去西安的大医院治疗。医疗费、交通费、食宿费开销大,积蓄很快要花完。

  “单看凌均年的住院支出,近3年就有14.9万元。”县、镇两级马上登门核实,把凌均年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