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乡村振兴一线探访)
“泉在哪儿?”
“在半山腰,两公里远。”
仰角70多度的斜坡上,61岁的白海红小心地走着。宽度仅容一人的小路,因为多年无人经过,已经覆上了一层青草。
半小时后,白海红停下脚步。眼前,石头垒砌出一个洞口,他蹲下身,探出手,摸到一汪泉水。
曾经,白海红几乎每天清晨都要走1小时路,排1小时队,来到这里接上一担水,挑给全家吃。
白海红所在的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海拔2400多米,三面环山,村里的百姓曾天天愁水。
“一辈子也忘不了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在老党员马岗家,总书记看到屋里的水缸,特意舀起一瓢水尝了尝。”白海红说。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2014年底建成通水,圆了甘肃人民期盼半个多世纪的梦想。自来水通进元古堆村那天,乡亲们奔走相告。
“山上通了水,种上了党参、黄芪、当归,一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白海红笑着说。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推动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今日神州大地,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
猕猴桃、柚子、刺葡萄,一片接着一片,随着山势铺开……走进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仿佛走进了百果园。村民梁立成正在猕猴桃园补充水肥。
“猕猴桃出现坏果怎么办?”
“顺着果蔓,理出主干,找到生病的那株藤,精准治疗。”
梁立成这番经验,来之不易。早些年,他尝试种猕猴桃,看到自家的地远不及种植大户家的产量高,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年的菖蒲塘村,很多村民和梁立成一样,发现病虫害,找不到“药方子”;摘了熟果子,寻不到好销路。
2013年11月,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在脱贫攻坚中,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因地制宜上做文章。
“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我们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着力补上技术、营销等短板,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水果种植。”菖蒲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唐金生说。一听到外地推出了猕猴桃、柚子的新品种、新技术,他们就想方设法派人学习,引来试种。
“我更换品种,改进管理,一亩猕猴桃产5000斤。今年虽有旱情,6亩多地净赚2万多元。”梁立成算了算账。
以发展壮大果业为依托,菖蒲塘村走上了一条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的新路子。唐金生介绍,全村水果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1750亩扩展到现在的6000多亩,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121元增加到2021年的28538元,曾经的贫困山乡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元古堆村曾是贫中之贫——2012年,全村1917人,扶贫对象有1098人,人均年收入仅1465.8元。
如今,走进新的元古堆村,村口景观墙下,摆着水缸、石磨、木轮轱辘3个老物件,道出曾经的“穷根”——吃水难、出行难。
“门口这条路,原来也叫水、泥路。水和泥中间有个顿号。”元古堆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笑言。
跟着董建新,过石牌坊。宽敞的水泥路随着地势,穿过流水小桥、电商中心、中心广场,延伸至500亩菊花田、梅花鹿养殖园,铺展到家家户户。
路边,一座农家院正在装修,筹备开办民宿。院子的主人,叫苟怀文。
2007年,苟怀文大学毕业,一直不愿回村。“小时候,出门要翻眼前的山。想一想,就怕。”
2013年开始,村里硬化13.5公里村道、16.99公里巷道。3年后,苟怀文回家结婚,“小汽车开到了家门口”。
今年,村里变化更大。规划的入村集散区、综合体验区,一个个“走”下图纸。戏台广场、休闲驿站……文化活起来,市集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