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发展不断提速(经济聚焦)
制订产业投资提升计划,留出制度创新容错空间,连续出台助企纾困政策……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海南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截至8月底,存续市场主体已突破200万户;上半年货物贸易同比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同比增长67.4%,一批大型跨国企业落户……《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以来,海南自贸港不断取得骄人成绩。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出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海南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调整结构增强韧性
9月7日,一架满载商品的HU787国际货运包机航班由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起飞,历经12.5小时飞行直达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这是一条离岛免税货物直抵海口的货运航线。
“离岛免税”仅是海南的发展政策之一。近年来,海南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韧性,靠的是“3+1”“陆海空”“三篇文章”,即:“旅游、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热带高效农业”;种业、深海、航天;离岛免税、特许医疗、国际教育。
7月6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海南文昌市开工;9月2日,多方位保障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损失的保险在海南三亚落地;9月25日,“探索二号”完成海试任务返回三亚,实现岛礁海底滑坡原位观测。据统计,2020年至今,海南通过公共预算、政府债券等,已经投入超过200亿元支持“陆海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传统旅游业也不断实现新突破。2021年,全省接待游客8100.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84.3亿元,分别增长25.5%和58.6%。现代服务业正驱动经济新动能。2021年全省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高于整体经济4.1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海南研究制定了《产业投资提升年行动方案》,要求大力推动“3+1”产业发展,坚持“项目带动”。2022年,海南省计划投资建设产业项目669个,总投资6671亿元。
既要“练内功”,也要“强外力”。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南外向型经济持续高增长势头不减,2021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增长92.6%。
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257.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55.7亿元,增长89.9%,占36.2%。
更加重视制度创新
8月,中服三亚免税店的负责人很着急:一批进口免税品滞留在海口海关无法运达三亚;之前线上已售出的商品,发货快超时了,却一直没法派送。怎么办?
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接到求助后,经过协商决定为其设立临时免税品仓库:将免税店线上销售的99件免税品先储放在海口综合保税区,然后出区直接运往消费者手中。这一监管模式新探索,被称为“保税仓储转离岛免税”。截至9月6日,马村港海关以此监管模式,共完成监管免税品5674件,货值592万元。
如何让创新成为常态?海南省委组织部专门出台了《海南自贸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办法》,鼓励一线实践者们“放下包袱”,以制度和法纪,为创新助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施行一年以来,海南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的150多项政策文件落地生效,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陆续推出。在洋浦港,就推出了“全岛一港”国际船舶注册、保税油供应船舶装船流程等5项制度。
9月17日,在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一项名为“海洋水产种质资源跨省协同跨国引育新路径”的案例非常亮眼。原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向内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加强科研、人才交流,向外加强与东南亚、日韩合作,构筑起一条“水产苗种产业走廊”。海南石斑鱼在烟台片区实现育繁推一体化规模生产,年产苗种超1000万尾;短身石斑鱼等特色水产品种养殖周期从24个月缩短至8个月……这种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水产种业生态体系,为打造我国本土海水养殖产业提供了新路径、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