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助企稳步向前(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①)(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0-31 06:40:07
浏览

  以视涯科技为例,2020年,国耀科创基金投入5000万元,为其发展助力;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直接投资的方式,兴泰资本投入1亿元,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如今,合肥的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已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等7个省级、10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十四五”期间,全市正瞄准“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同样从一家普通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还有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起初,随着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我们也出现了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公司总经理助理孙义澍说,一筹莫展之际,企业得到了省、市、区政府三级天使基金的投资支持,购置研发设备、推动成果转化有了更多经费。目前,万豪能源这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已成为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的一环。

  “在投资的260多家小微科技型企业中,合肥市天使基金针对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占比为37.1%,高端装备制造则占30%。”合肥创新投公司副总经理裴晓辉坦言,天使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正是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

  适时进退,构建良性循环体系

  2015年6月,合肥市天使基金向万豪能源投入500万元资金支持,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原本约定5年为投资期限,可到了退出的节骨眼上,企业再次急需流动资金周转。

  “根据企业资金状况,我们和天使基金进行协商,退出时间延长了两年。”孙义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障企业研究经费的持续投入。

  在裴晓辉看来,天使基金的连续投资支持和退出与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实际情况有关。“2020年,考虑到万豪能源设备成熟、团队稳定、成果转化比较成功,结合企业发展潜力,我们决定延长投资时间,继续助力企业发展。”

  允许股权协议退出也是合肥市天使基金的特点之一,通过将所持股权增值的部分让渡给科研团队,适时进退,进一步激发企业科创热情。截至目前,合肥市天使基金已在50家所投企业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实现退出,累计收回本金25175万元,其中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8家。

  据介绍,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累计投资规模达48.22亿元,已进入循环投资阶段,截至9月底,产业引导基金累计回收投资本金13.12亿元;合肥市民营企业纾困发展基金设立的信托金融产品则已累计发放35笔、金额19060万元,回收19笔,金额7600万元。通过完善退出通道,合肥多个投资基金建立了“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既要扶持产业创新,又要兼顾一定收益,在为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保驾护航的基础上,国资项目有序退出,有利于财政资金循环使用,持续支持早期项目。“投资的项目,赛道要准确,团队得靠谱,更要符合产业逻辑。”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吴文利介绍,在投资项目前,市里会进行尽调和研判,组织现场考察和专家论证把控风险,“政府投资更希望培育壮大产业,时间上更有韧性。有时项目遇到市场环境等问题,我们会和企业一起想办法解决困难,一起‘下河游泳’,而不是站在岸上观望。”

  今年6月,合肥市发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培育行动计划》,到2025年,合肥计划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推动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接下来,合肥还将支持地方国有金融机构设立专精特新专项融资产品,力争每条产业链培育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31日 08 版)

(责编:袁勃、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