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从上海走向全球(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1-03 08:48:07
浏览

一片巴掌大小的小纸片被随意丢在地上,通过街面摄像头自动识别、自动派单,纸片就被得到指令的网格员清理进垃圾桶。在“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系统里,每一块玻璃、每一台车都拥有“身份档案”,政务部门可以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统管”通过遍布全城的传感器、摄像头,将气象、交通、安全等八大方面、430多类、1万多项指标纳入其中,实时感知城市生命体征,努力实现“治未病”“防未然”。

居住证续签、水电煤过户缴费……市民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足不出户把事办了。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自2018年上线以来,共接入各类事项3556项、累计办件量2.63亿件,努力让市民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一网管全城、一屏观天下”,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构建上海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说,未来上海还将迭代升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出具更加精准的“城市体检报告”,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温度

上海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上海市长宁区,一些社区为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水表,一旦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居委会便会立即收到信号,及时派专人上门查看。任何预警,最终都会通过家属或社区干部确认形成工作闭环,有效确保了独居老人的安全,暖心之举曾数次冲上热搜。

虹口区一些社区为高龄独居或孤老残疾人员家庭装上了“智能电表”,即在电表之上装了一个智能断路器,只要用电情况发生异常,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在电表上安装智能断路器后,电子芯片会自动收集并分析老人的用电情况,并总结出近20天的用电规律。“如果智能断路器发现老人家用电异常,如平时不开灯的时间段忽然开灯,或是家里长时间没有用电,会将信息推送至两名提前设置的紧急联络人手机上。此外,智能断路器如果发现老人家用电量超负荷,会自动断电,减少独居老人因用电不当引发火灾等事故。”

——用一个个细节提升人民幸福感

2021年,上海启动了第二轮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推进。

始建于1924年、位于上海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武康大楼,于2019年彻底告别周边上空的“蜘蛛网”,成了上海的网红打卡地。每到节假日,来武康大楼附近拍照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原来的武康大楼年久失修,周边道路架空电线和各式立杆随处可见,让人“拿得起相机、按不下快门”。在2019年的大修中,不仅大楼“体内”安装了如电灯开关大小的智能传感器,外围密布的电线也全部被收拾干净、埋入地下,展现出舒朗的天际线。无论灿烂晴空下,或是迷离雨雾中,随手拍摄的武康大楼都气质超群、美成大片。

2020年10月起,武康大楼街区又开启了“微更新模式”,优化、移除的“城市家具”达109处之多,涵盖信号灯综合杆优化、冗余立杆移除、空调外机隐藏等。文艺书店、网红咖啡店、专业书店、文创展览……多元业态齐集于此,在提升周边居民获得感的同时,也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趣味体验。

“所有的精细化治理发展成果,最终都要落实到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上。”上海市住建委主任姚凯说,如何把民生实事的难点、细节问题规划、建设、管理好,考验城市管理者的“绣花功夫”。

寓全过程人民民主于高效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