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门口的消费更便利(消费视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买早点、修家电、寄快递……老百姓家门口的社区商业,不仅是满足日常消费需求的重要渠道,也增添了城市生活的烟火气。近年来,在城市商业发展过程中,社区商业不断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创新服务能力,在实现自身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社区商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记者进行了采访。
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社区商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提供多种综合服务
早上8点,北京市海淀区居民李阿姨出门买菜。步行几分钟,就来到楼下生鲜超市。买完菜,她又到小区门口的干洗店,拿回了昨天送洗的一件外套。回到小区,她又到单元楼门口的智能快递柜,取走了配送员刚刚送到的一件快递。
“现在在家门口买东西,比以前可方便太多了。”李阿姨说,以前买菜,要坐公交车到几站地以外的菜市场,去晚了还买不到新鲜菜。如今,社区生鲜店越来越多,出门散步时就能顺便把菜买了,而且品质更有保障。
“在我们老百姓眼里,家门口种类齐全的小店,既有颜值又有温度,就是美好的生活场景。”李阿姨说。
社区商业,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的商业形态,它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因多业态聚集而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便利性等特点。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商业持续发展,社区商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不仅满足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等消费需求,还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洗衣等多种综合服务,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载体。
去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明确“支持智能信包箱(快件箱)、箱式移动早餐售卖车、蔬菜直通车等便利设施进社区”“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改造提升商业中心、邻里中心等各类综合服务设施,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等具体举措。
各地在打造便民生活圈、完善社区商业服务方面积极作为。今年7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农村3公里生活圈建设”“支持城乡社区服务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引导市场、社会力量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业态”。
在山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完善。济南市建设了164个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每个商圈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业态近40种。烟台市明确了“3年建设100个试点”的目标,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鼓励超市联合即时零售平台,实现社区周边3公里内生鲜产品一小时送达。
商业业态更加丰富
场景融合,实现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
在不少社区,老年人康护所、特色餐饮店、社区食堂、社区书房、运动健身房、汽车保养店、幼儿托管点等特色化服务越来越多,更加丰富的社区商业业态,更好满足了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
在丰富商业业态方面,《意见》提出,鼓励商业与物业、消费与生活、居家与社区等场景融合,实现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
修拉链、配钥匙、钉鞋掌……“小修小补”的手艺人回来了!近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崂山路街区,新启用的便民服务站打造了“街坊手艺人市集”,集中募集修钟表、修家电、裁缝、修鞋等手艺人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