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双手让卫星变“聪明”这些年轻人的代码上天了(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1-21 09:30:06
浏览

OpenEdgeNeXt团队创新式地提出了一种星地协同遥感分析框架,起名叫CoStar。这个新方案能够将遥感图像模型一分为二,星载设备和地面站数据中心分别执行这个模型在云和边的两部分,实现细粒度、自适应、多样化的星地协同,可服务于灾害监测、资源探测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多种应用服务。

这种全新的神经网络模型动态切分机制,如果安装在卫星上,比传统方案效率提高2.97倍。此外,CoStar既满足了推理的精度,还减少了资源消耗,平均带宽需求率大幅降低。

“该方案在推理效率提升及能耗节省上有巨大技术优势,商业转换后,预计每年可以节省超过1亿元成本。”刘方明展望。

年轻人也能和卫星火箭这些“高大上”产生联系

在比赛过程中,前来揭榜的团队各显神通。他们基于云原生、边缘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结合云原生卫星计算平台,创制一个又一个作品,展露出欲上九天的气势。

这些“想上天”的代码,围绕着卫星的相关应用,能够加速卫星计算智能化进程,帮助卫星更好地服务于应急通信、生态监测、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社会领域。

来自武汉大学遥感学院的“教学实验大楼队”,构建了一个“云-管-边-端”协同的星地一体化增量学习火灾探测系统,帮助全球野火监测预警,能够有力支撑全球突发性、大规模野火的应急响应,及时守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

而来自“中国电信研究院”的参赛团队则完成了一个云原生的星地协同船舶检测方案,应用于卫星+智慧海防领域,能够助力现代化海港建设与海上交通管理,实现船舶偏航、碰撞等危险实时评估功能,快速地规划出安全的救援路线,提升海上应急处置救援能力。

除了高校、研究所这些科研单位,本次“代码上太空”大赛也获得了企业的广泛关注。由北京边界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5名实习生组成的“天码行空”团队,在本次大赛中获得优胜奖。

团队队长朱祚原本也觉得,卫星对大伙儿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一件事,接触的门槛也很高。但是近两年,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从业者,都在积极投入卫星应用这件事情当中。

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可能再过几年,就会发现,有更多基于卫星的应用出现。今年发布的一些新手机,就有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功能。未来,人们将利用到卫星的更多能力。卫星可以给大家的生活提供更多帮助。”

近地轨道的卫星与地面之间,并不使用常规网络协议IP。而且传统使用星地协议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传输遥测遥控信号,并不适合现在大量的计算需求,这成为星地互联的痛点所在。

针对这一问题,这些天马行空的年轻人组成了一支“天码行空”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屏蓬”的星地畅联代理程序。他们“打通了从卫星到地面之间普适性的链路”,可以将星网与地面网无感化连通,使得卫星与服务器直接交互。

用团队成员司家宁的话说,“屏蓬”就像一个海淘的转运公司,帮助信息在地面和卫星之间转运,简化了流程,降低了门槛。

“屏蓬”解决了星地互联问题,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极大便利,无须感知卫星这一特定场景,任何使用IP协议的应用,都可以无感化地部署于卫星之上,“万码互联”,甚至“人人代码上太空”。

“我们希望卫星这件事,不单单是国家在做,而是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都能低成本地用上这些东西。”司家宁感慨道,年轻开发者也能和太空、火箭、卫星这些高大上的词产生联系。

用自己的双手让卫星变“聪明”

司家宁开始对卫星感兴趣的契机,是2021年7月河南郑州的那场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