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如何“游”回百姓餐桌(一线调研)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1-22 07:06:06
浏览

大黄鱼如何“游”回百姓餐桌(一线调研)

 

  图①:宁德市官井洋的现代渔排上,大黄鱼养殖户起鱼收获。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②:宁德市三都澳海上养殖基地一角。
  柳明格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
  本期统筹:白之羽

 

  大黄鱼是我国沿海特有的经济鱼类,福建省宁德市域内的官井洋海域是重要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度捕捞导致大黄鱼种群岌岌可危,到2021年宁德大黄鱼产量占全国养殖总量的80%,几十年的时间里,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渔民的不懈努力下,一条条大黄鱼,重新“游”回了百姓餐桌。

  ——编  者  

  

  “饵料不能少,相当于每天我都要把60万元扔进海里去!”在福建宁德三都澳的一座渔排上,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维德向记者介绍规模化养殖时,风趣中带着自豪。

  几十公里外的金盛水产公司,工人们熟练地为大黄鱼“三去”(去掉鳃、肚、鳞),预制菜车间一片忙碌。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尤信铃欣喜地说:“这种用来香煎的大黄鱼,在网上一年能卖出2000多万条呢!”

  大黄鱼又叫黄花鱼、黄瓜鱼,是我国沿海特有的经济鱼类。宁德市域内的官井洋海域,高山环抱,海深如井,是重要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因过度捕捞,导致野生大黄鱼锐减,种群岌岌可危。

  几十年倏然而过,大黄鱼的故事,却有了新的变化。据宁德市政府统计,去年全市大黄鱼产量19.1万吨,占全国养殖总量的80%,产值69.18亿元。国人餐桌上,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宁德。大黄鱼重新“游”回百姓餐桌,变化是如何出现的?

  科学育种

  保护种质资源是发展产业的基础

  复兴一种经济鱼类,首先需要足够的鱼苗。富发水产公司研发部主任翁华松指着一幅图介绍:每年5、6月大潮期间,鱼群就沿着父辈的足迹,游进自己的出生地繁殖,之后大鱼幼鱼分散在附近及浅海觅食。秋后,当近岸暖流逐渐消退,鱼群就顺着洋流向南、向外海作越冬洄游。

  “以大黄鱼为代表的石首鱼类,对声音较为敏感,听到敲击声会产生耳石共振。”翁华松说,60年代前后,当地渔民采取“敲罟”的方式,不断敲击绑在船上的竹板,驱赶鱼群进行捕捞,“加上越冬场大围捕,那段时间,大黄鱼鱼群资源几近枯竭。”

  于是,一群科研人员挑起了人工复育的重担,尝试把大黄鱼从“濒危名单”拉回来。时任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的刘家富牵头,于1987年培育出少量鱼苗,但由于经费匮乏等原因,育种工作面临半途而废的风险。1988年底,宁德地委了解情况后,大力支持网箱养殖珍贵海鱼的工作,组织科研攻关。1991年7月,批量繁育大黄鱼技术成功,随后,研究成果逐渐推广到更多的养殖户。

  在富发水产公司的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翁华松仔细观察着大圆池里的种鱼。鱼是专门从野外捕来驯化、选育的,总共几千条。“野外捕来的鱼,开始只吃小杂鱼、牡蛎等生鲜食物,其后逐渐习惯吃颗粒状饵料,适应过程起码要几个月。野捕一二两重的小鱼,养到亲鱼(具有生殖能力的鱼),即雌鱼800克、雄鱼600克以上,就会开始产卵繁殖。”

  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大黄鱼种群恢复工作有了好的起步,大量人工繁育的大黄鱼鱼苗被投放到海中。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宁德市累计增殖放流鱼苗12.54亿个单位,仅今年6月6日全国“放鱼日”这一天,就有330多万尾大黄鱼鱼苗从三都镇跃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