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占熺:只有让千千万万的农民都富裕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有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 (钱嘉禾)11月25日,2022年“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厦门大学举行。作为嘉宾,党的二十大代表、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走进厦门大学,分享这株“中国草”背后的故事。
党的二十大代表、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和他的女儿林冬梅。人民网 焦艳摄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知道穷是什么滋味,知道摆脱贫困的愿望有多强烈。”作为菌草技术发明人和学术带头人,林占熺是《山海情》农技专家的原型。他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福建的农民要发展经济,很多人把山上茂盛的森林砍了,用椴木栽培香菇。
为了找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方式,林占熺开始研发“以草代木”的技术,即用草来栽培香菇、木耳等,“效果很好,不少农民富起来了。”
林占熺说,30年前,他曾被美国农场主高薪聘请。“我考虑过,毕竟当时给我们夫妻的待遇比在国内高了一千多倍,可发明这项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老百姓,不能为了小家舍弃大家的利益。”
“菌草是中国特有的技术,根必须扎在中国。”林占熺认为,自己有技术,能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但这不是真富有;只有让千千万万的农民都富裕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有。
“就像我到东高地省调研的时候很震惊:想不到,这个遥远的岛国人民,许多村庄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状态,住的都是茅草房,许多人还穿树叶。”他说,当时团队便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千方百计把技术本土化、简便化,让村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
林占熺说,为了这项事业,他先后带领86批278人次实施菌草援外项目,自己摔断过两根肋骨、四次死里逃生,失去了包括胞弟在内的两位战友。“我的胞弟林占森,曾有20个春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斐济的基地度过。而这样的故事,我们团队里还有很多。”
他介绍,现在,菌草技术传播到106个国家,在16个国家建立菌草技术示范基地。菌草技术被翻译成18种文字,在国内外举办了200多期培训班,培训外国专家学者12000多人。
“明年我就80岁了,但我的心不老。”林占熺说,“袁隆平先生说他有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梦’;我也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这株‘中国草’种到世界上更多有需要的地区去,让更多人能够通过菌草脱贫致富、迈向幸福。”
(责编:赵竹青、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