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当世界杯遇上中国造,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可容纳8万多名观众的卢塞尔球场,中国铁建打造;提供绿色电力的卡塔尔最大光伏电站,中国电建总承包;运送球迷、记者的纯电动客车,中国宇通生产……一个个响当当的中国品牌,成为国际市场上闪亮的“中国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为加强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对供需结构升级的推动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两组数据印证了中国品牌建设的积极进展: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21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我国有44个品牌入选,居世界第四位;近5年中国品牌百度搜索热度占品牌总热度比例从45%提升至75%,是海外品牌3倍。
创新驱动,品牌实力显著增强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非凡十年,中国品牌建设踔厉奋发,成果卓著。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创新动力更足。
“三天一层楼”、顶升力达4000吨,中建集团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让高空作业如履平地,奠定了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近年来,中建集团成功研发出空中造楼机、万吨压力机、竖向盾构机等重大建造设备,建成了5G智慧工地。正是依靠科技创新,集团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郑学选说。
逐梦星空,“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探寻深海,“奋斗者”号万米下潜、“深海一号”千米采气;放眼神州,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投入商运……自力更生、创新驱动,中国品牌快速发展、生机勃勃。
从深耕国内到扬帆出海,中国品牌的市场空间更广。
经过除杂、过滤、渗透、矿化、消毒等工序,10分钟左右就能将海水变为淡水。今年8月,由中国能建承建的阿联酋乌姆盖万海水淡化厂实现整体商运,这是全球第二大膜法海水淡化厂,日产水量可达68.2万立方米,上百万当地居民将受益于此。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介绍,目前集团业务遍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近5年“一带一路”沿线累计签约超过5000亿元。
安踏集团在供应链、零售门店和创新研发设计网络的布局上实现全球配置;格兰仕集团约30%的出口销售额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蔚来汽车推动产品与服务在德国、荷兰、瑞典等国家落地……走出国门、拓宽市场,中国品牌足迹更远、唱响全球。
从保护知识产权到完善标准体系,中国品牌的发展环境更优。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商标、专利、著作权等保护工作,推动形成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一体化运行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为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保驾护航。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5年来,全国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53.1万件,年均增长13.4%;累计注册商标2770.5万件,年均增长29%。全球领先的5000个品牌中,中国占到400余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
“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能为。企业厚植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打造百年品牌,政府积极主动作为、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共同推动了中国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洪群联说。
积极担当,品牌形象大幅提升
加强品牌建设,既要做优产品和服务,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非凡十年,中国企业加快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不断增强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情感认同、理念认同、价值认同。